文档介绍:《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的】
1、(1)学习比方、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绽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理清脉络。
(2)通过反复朗读, 北平的风——济南的暖
第一局部<1>济南冬天的温晴:比照 伦敦的雾——济南的晴
热带的毒——济南的温
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局部<2~4>济南冬天的山景 济南冬天的山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景
第三局部<5>济南冬天的水色:绿、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这篇文章的脉络构造,并且分析归纳了文章描写的几幅冬日雪景图,这节课,让我们接着深化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美,理解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描写上的作用。
二、深化文本
(一)语段研习:
重点朗读第三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景的局部,探讨下面的问题:
1、本段风光描写根据什么依次绽开?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 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依次,运用了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分析本段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
【明确】:① 将雪后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以松尖的白雪比“一髻儿白花”,生动地写出了雪后青松的秀美形态。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用拟人的手法勾画出雪后天山相接处一道银白的美景,既生动又形象。
③“这件花衣似乎被风儿吹动,叫你盼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似乎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将小山拟人化,描绘出雪后小山娇美的姿态。
(二)品尝情感:
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拟人句,体会其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
【明确】:拟人句有以下几句: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温煦安闲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志向的境界?”这里将老城拟人化,描写为
“温煦安闲地睡着”,正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舒适的特点,才会令老城安稳入睡。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殊得意,似乎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宁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温煦。”文章给予了小山沉静而亲切的语气,侧面表出济南冬日的平和暖和。
③“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给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闲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及第二段中的“似乎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照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④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虽然是冬天,但水藻依旧鲜绿得意,水里甚至倒映着柳条的倒影,这里的“不忍”充分表现出济南冬日的鲜活及朝气。
(三)合作探究
1、朗读全文,思索文中修辞手法在喻体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所选的喻体主要有摇篮、看护妇、花衣、水墨画、蓝水晶等,并且大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些事物都是漂亮温柔的,往往带给人以美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