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发展概述
幼儿发展概述
(一)、幼儿发展的含义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幼儿发展的基本理论
(四)、幼儿发展的基本研究方法
幼儿发展概述
(一)、幼儿发展的含义
幼儿发展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的发展指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如躯体各部分比例发生变化;
心理的发展指个体的认知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如认知结构的变化、性格的变化等。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简答,论述、分析)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如体貌、身体的内部构造、神经类型方面。遗传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
(1)遗传因素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因素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过程
(3)遗传因素也决定了幼儿的某些个别差异
2、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幼儿接触到的周围的人和物的总和。
影响幼儿发展的环境因素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质环境是幼儿生存的物质基础
幼儿需要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品,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
(2)精神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精神食粮
幼儿不仅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还要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从环境中吸取有关物体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信息以及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原则,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的“人”的心理。
3、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
(1)幼儿教育有专职教师
幼儿教师一般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较全面的才能和较熟练的教育技能,其专职就是教育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幼儿工作中。
(2)幼儿教育有明确的目标
托幼机构是作为教育幼儿专门设立的教育机构,其专职和社会作用就是教育幼儿,幼儿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整个幼儿教育工作的始终。
(3)幼儿教育是一种最系统、最简捷的影响幼儿的方式。有专门的教师、明确的目的、系统的教学内容等。
宫廷
文士
(4)、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观能动反应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应能力。
①幼儿对外界信息具有能动反应的能力
声音、图像偏爱,感知、注意、记忆的增强
②幼儿也对外界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反应
创造改编已有的知识
总之,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心理基础,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均要通过幼儿的主动选择、吸收和融化,才能转化为幼儿的内部素质,同时对其身心发展起到指导和调控作用。
经典例题:
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
A、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B、个体遗传因素的差异
C、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D、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三)幼儿发展的基本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指导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简答,论述、分析)
①认知发展的机制
智慧的本质是适应,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
A、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结构内。
B、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②认知发展从动作到前运算的两个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0-2岁)幼儿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末期出现智慧动作
B、前运算阶段(2-7岁)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