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肥胖及其判断标准
一、肥胖的定义和分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胙(obesity)是体内脂防积聚过多和分布异常的疾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致能量摄入多于消耗造成失衡的结果,是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它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同时也可使患者身体发胖。
这类肥胖忠者约占肥病的2%左右。就一般情况而言,肥胖者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
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从此而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二、肥胖的诊断标准随着对肥序症研究的深入,认识也不断提高。
WHO及亚大地区分别制定了肥胖病的标准,而我们国家专门组成
的肥胖问题专家组,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的超重及肥序的诊断标准。确定肥与否的根本是测定体脂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和其他物理、化学、电子等技术。
这里仅就几种常用和简单地评价肥胖的方法进行介绍。
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这是一种近年来国际流行的标准体重测量方法,是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参数。
BMI已用于临床和所有研究。
计算公式如下: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F)WHO1998年发布了对成年人的BML分级标准,1999年针对亚洲人的待点又发布了《对亚太地区肥胖及其治疗的重新定义)。
BMI(kg/mJ
分级
适用于西方国家
适用于亚大地区
伴发病的危险性
正常范围
-
-
平均水平
超重
-
-
上升
I度肥胖
-
-
中等
II度肥胖
-
>
严重
III度肥胖
>
极为严重
我国肥胖工作组也提出了中国人肥胖症诊断标准的建议,具体
标准如表
分级
BMI(kg/mJ
共患病危险度
正常范围
-
平均水平
超重
-
上升
肥胖
>
中等
利用MBI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其特点是简便、实用,易于掌握、与肥胖有很强的相关性,受身高的影响较小。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反映局部体脂的分布情况,此方法对于肌肉特别发达(例如举重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或水肿的人不适用。
理想体重与肥胖度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或理想体重(kg)=[身高(cm)-(男性)或Q85(女性)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百分数为足度,即:度=((实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
正常:109:超重:〉10%20%;肥胖:上20%。理想体重与度的计算已被广泛应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方法的优点为方法简单,易操作。
缺点是精确度不高、不能反映局部体脂分布。
腰围臀围比(waisthiprate,WHR)中国人中虽然高BM者的数量不多,但实际上仍然存在防堆积和脂肪分布异常的现象。
WHR是区分脂防分布类型的指标,WHR偏高为中心型肥胖;WHR低者则为周国型肥胖。
WHO推荐的测量要国和臀围的方法为:反是受试者取站立位,双足分开25-30厘米,以使体重均匀分布,在助骨最下缘和髂骨上缘之间的中点水平,在平稳呼吸时测量得围在臂部(骨盆)最突出部测量周长。
1998年WHO建议欧洲人男性腰围94厘米、女性腰80厘米是较合适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