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论古诗的教学功能.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古诗的教学功能.doc

上传人:抱琴 2022/5/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古诗的教学功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古诗的教学功能
马 宏 古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浓缩了我们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了近60首古诗,此外,《语文课程标准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能给人以“哲理美”的享受。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法说话……”诗人在进行古诗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启迪,或给人以鼓舞……它的哲理是暗含着的,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它给人以启迪的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也给人以启迪: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相通的,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文字画”。从小学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来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前面提到的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又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再如,杜甫的《绝句》,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是诗人在创作中所刻意追求的,“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有着三大特征:①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其表现方式有“寓情于景”、“情景互映”等;②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实境真,虚境生,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加工;③韵味无穷,这是意境创造的审美特征,它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集中,这使意境的审美特征更富有韵味。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并赋予其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言,“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诗人眼中,由于国家残破,所以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人们带来了多么巨大的伤害。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二、古诗教学的功能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古诗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学,审美教育活动必然以感性形式进行。古诗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光辉的形象,使人崇敬,令人向往;又由于古诗中塑造的形象都是活生生的,适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若善于挖掘这些形象,并通过各种途径把作品描绘的意境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这些形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