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朱红芹+开题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朱红芹+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cengwaifai1314 2022/6/16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朱红芹+开题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开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当代中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开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年课题 编号:2012-JKGHGH-030
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就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人;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惯、行为****惯和学********惯,遵循学****规律,教给他们学****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作为达到进一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目的。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学困生潜力,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个体自信心的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因此学困生的教育过程就是树立信心的过程。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自信会减弱,把他们的情绪调动得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这样常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张用自主、合作、探究学****替代传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教学改革理论落到实处,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学困生的学
6<br****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美国学者阿布拉汉姆森和福雷德曼写的《完美的混乱:无序中隐藏的优点》。书中的一些观点对我颇有启发。他们认为: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允许适度的“杂乱”,在某些情况下,适度“杂乱”效率高,并且学生创造性更强。这就让我们明确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研究这一课题的思路。
“因材施教”理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潜能的个体,学困生也是如此,只有认识和了解他们的智力结构特点,给予适合各学生特点的教育和培养,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潜能,他们一定会取得成功。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1)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我们结合各方面的定义,把学困生定义为:学困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即其智商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在学****中有一定困难;根据“学困生”界定标准,每个实验教师选取5—10名“学困生”进行调查、访谈,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2)对一些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过去又称“差生”、“后进生”。对于“学困生”的界定,专家学者们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其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的学生。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转变学****方式,改变过去单一、被动、陈旧的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使学生人人参与学****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6
(1)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探索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2)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困生”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分层导学或教师个别辅导等方式,有效的转变教师的育人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通过家庭教育、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的研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课堂教学适应“学困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全区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心理研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代中学学困生的现状,进一步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学****生活现状的需求,关注其在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成长成才,我们将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及文献调查等形式,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困难的原因,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总结分析导致学生学****困难的原因。
(2)学校管理和教育策略研究。着重从学校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来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激发“学困生”学****兴趣,使“学困生”学有所获,享受成功的体验,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学校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或机制。
(3)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各班“学困生”实际,如何开展因材施教、分层导学和个别辅导,通过有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