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迟到大王”得奖状算羞辱吗?.docx

格式:docx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迟到大王”得奖状算羞辱吗?.docx

上传人:nanhuaschool 2014/12/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迟到大王”得奖状算羞辱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迟到大王”得奖状算羞辱吗?
人民日报:学学孔子咋教熊孩子奖状,大家都不陌生,三好学生、文明标兵、优秀班干……但是近日在温州某小学,有位三年级的同学因为上课迟到,领到了一张老师发的“迟到大王”的奖状。这一下子引发了社会哗然,有说学校教育理念简单粗暴羞辱孩子的,有说不这么干就治不住熊孩子的,莫衷一是。
教育问题很复杂,如果再钩挂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有时就会显得很严重。比如,有人就认为这是一种羞辱,伤害性远大于矫正性。不错,如果对于一个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孩子,真的施以羞辱式的教育,真的把他们的玻璃心揉碎,那么,他们的心理负担就一定不会轻松,不利于健康成长。
但是,“迟到大王”这样的奖状,算是羞辱吗?这值得商榷。
我们都是从孩子那会儿过来的,一个班里,有的孩子听话,有的孩子就不听话,甚至有的孩子无视纪律,屡教不改,成为扰乱全班秩序的X因素。笔者上小学那会儿,就有的同学,上着上着课,就从二楼的窗户里爬出去,玩去了。这样的孩子,打是肯定不行的,说是早就磨破了嘴的,又不能不管。给他一张***的奖状,是不是可以激发他的羞耻心,从而折节向学呢?都未可知。
众所周知,孔夫子的教育理念里很关键的一条是因材施教。对颜回,赞不绝口,跟子路,动辄吵架。因为对象不一样,教育方式,或者相处之道就不一样。
当然,这么类比不是说学校这么做就是对的,而是我们在评判一
件社会事件时,不应该一触即跳,凭直觉扣帽子,而应理性看待,不为一时情绪所左右妄下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