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香菇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香菇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ocx

上传人:779277932 2022/6/30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香菇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香菇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
香菇栽培环境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地势平坦,水质清澈,周围无污染源,并有可持续性发展空间的农业生产区域。香菇种植严格按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从料袋制作、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生产环节都需当接种菌穴周围菌丝即将相连时脱掉塑料外袋。当菌丝布满全袋,菌棒完全长白后就要进行刺孔操作,每袋纵向刺孔6排,每排10孔左右。。接种15天左右进行倒垛检查,查看菌丝生长情况,是否出现烧菌、缺氧、菌袋过湿、染菌、漏接种等状况,分类进行处理。。香菇菌丝长满菌袋,基本生理成熟,开始进入转色期,转色时间约为50天,期间以通风、散射光为主,当地昼夜温差大,利于香菇转色,温度要保持在15~26℃之间。湿度要保持在85%~90%左右,不能低于80%。当菌棒转色至棕色则可进入催菇催蕾阶段,。棚内温度保持在19~22℃之间,约两周时间,菌袋表面颜色由浅变深,菌被棕褐色、均匀、富有弹性。香菇的转色期,在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适宜的条件下,在菌丝体表面形成一层黄褐色的膜,这层膜具有保温、保湿、避光、抗杂菌侵入的作用。转色期形成的菌膜,颜色深浅、厚薄,与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密不可分。菌膜呈现棕红色,出菇疏密适度,匀称,产量高品质好。菌膜呈现深褐色,菌膜比较厚,出菇迟缓,菇体单个较重,但出菇量少,产量偏低。。所捡出的污染棒要及时处理,不可到处乱扔。如在菌棒料面发现少量绿霉,可隔离观察,污染面较大的挑拣出重新灭菌、接种。若发现链孢霉感染,立即废除,处理时用塑料袋裹住,并套袋控制蔓延,立刻深埋或远弃。

。香菇菌棒转色完成后,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转化,进入催蕾期。首先进行脱袋,用酒精擦拭过的刀片将菌袋纵向划开数刀,剥去料袋,尽量不要划破里面贴在棒子上的保水膜,拉大温差和干湿差,促进菇蕾形成,适宜条件下4~5天形成大量菇蕾。第一茬催蕾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喷水催蓄,先闷棚,不通风,每天早晚浇水2~3次,保持空气湿度为85%,一般有2~3天就可形成小菇蕾,如果遇到高温则可以通过往外膜喷水降温。二是注水催蕾,~3kg重为宜,注水后同样也是闷棚催蕾。。菇蕾形成并长出后,保持温暖、湿润、平稳的环境条件。菇蕾长至花生粒大小时可停止喷水,同时增加通风,掀开阴侧的塑料膜40cm,通风时间一般为早晚进行1h左右。待香菇接近成熟时,通风量得到最大,两面掀开60cm,整个长菇阶段都要保持勤喷、轻喷雾状水,空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勤通风,直至菇体成熟。1)温度:香菇子实体生长温度在5~25℃之间,适宜温度在12~17℃之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5℃。催蕾最适温差大于10℃左右,但温差不可低于8℃,高于22℃,连续3~4天,即可有大量菇蕾出现。2)湿度:初期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随着子实体的逐渐长大,可调节到80%左右。调节适当的干湿差,促进子实体快速生长。3)光照:以散射光照射为主。4)通风:调节通风时间和强度,当人们进入菇棚感受到呼吸顺畅最佳。从现蕾→出菇→子实体成熟→采摘,需要一周左右时间。采摘后,管理上注意低温停水,菌棒养护3~4天后,进入下一茬出菇管理。。采收时期:香菇子实体长至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