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辽宁居民收入差异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辽宁居民收入差异分析.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2/7/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辽宁居民收入差异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辽宁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王 威 [摘 要]本文运用统计学中全距、平均数、标准差系数等指标对辽宁省1990~2005年各地区的居民收入差异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客观反映辽宁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状况,,增长了91%,%。而从2002年开始又略有下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关于辽宁各地居民收入相对差异的结论:
近10年来,辽宁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对差距变化差距不大。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各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水平逐渐提高,但城镇各地区居民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异并没有明显加剧。而各地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在近十年来虽有起有落,但总的来看差距在不断增大。并且,各地农村居民的标准差系数均大于城镇居民的标准差系数,表明各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辽宁居民收入差异的对比分析

近10年来,虽然辽宁各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总体上都处于提高的状态,但各地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也开始逐渐拉大。这里,本文利用各地居民收入的平均指标,主要是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以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为1,计算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发现辽宁各地区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异的变动特征与规律。计算结果见表3。

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
从按平均值计算所反映的城乡收入比看,1990~1995年各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处于上升阶段,,并达到最高水平。1996~1999年这4年间,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回落,,主要是因为这几年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亏损严重,职工失业、下岗较多。而从2000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比又处于逐渐上升阶段,。从按中位数所计算的结果来看,其所反映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变动特征与用平均值计算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近5年来辽宁各地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在迅速拉大。

四、辽宁居民收入差异的原因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总的结论:各地居民的收入差距都随时间而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农村居民差距水平要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各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论在绝对量上还是在相对量上都在逐渐地加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地拉大。辽宁各地居民的收入差距之所以出现上述变动特点,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辽宁作为一个工业大省,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已形成的工业布局和工业基础导致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不同,在工业基础较好的沈阳、大连、鞍山、盘锦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工业基础差的阜新、朝阳、铁岭等地。
。总体来看,辽宁省比较发达的地区都是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如大连、盘锦、沈阳等地),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朝阳、铁岭等地)都是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辽宁省第一产业生产方式效率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因此,这些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自然比较低。





、资源禀赋有差异。辽宁南部和中部地区依托其便利的交通、资源等自然条件,拥有较先进的工业技术基础和较强的资金实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容易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而辽西和辽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自然灾害等的限制,聚集资金和人才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辽宁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较高的地区(如盘锦、大连、鞍山等地)都属于辽南地区,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贸易都比较发达,能够吸纳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使他们能够转移到非农产业上去,可以获得工资性的收入。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国家政策进一步向沿海地区倾斜,因此,处于沿海地区的大连等地经济发展速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迅速上升;而位于辽宁西部、北部等地区则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
,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业税政策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反而加大了农民负担和城乡差距。近几年,由于各级政府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减少了46%,%。

五、缩小辽宁居民收入差异的对策

,实行城乡统筹发展。长期以来的以农哺工政策及城乡二元化结构使经济发展失衡。为缩小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