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骨伤科中医治疗方法
第一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四大治疗原则
1、动静结合
2、筋骨并重
3、内外兼治
4、医患合作
第二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四大治疗方法
1、手法
,使患者不知其苦 。
“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第二十一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手法运用原则
1、充分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2、早:早期恰当而及时施行手法,患者痛苦少,痊愈快,功能恢复好;
3、稳:施行手法要有力而稳妥;
4、准:针对病情,施法要准确;
5、巧:手法轻巧,既省力又有效。
第二十二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手摸心会
“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
古人全凭借术者对伤部的直接触摸而获得有关骨折的一手资料
第二十三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拔伸
“欲合先离,离而复合”
第二十四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旋转
用于旋转移位的骨折。
第二十五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屈伸
术者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
第二十六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提按
主要用于纠正骨折之侧方移位。
第二十七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摇摆
术者可用双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稳定地维持牵引下左右或前后方向轻轻摇摆骨折远段,直到骨折断端间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
第二十八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触碰
轻轻叩击骨折的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插,增加稳定性。
第二十九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分骨
整复骨折时,医者以双手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分别由骨折部的掌背侧或前后侧对向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端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像“单”骨折一样进行整复。
第三十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折顶
术者双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则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牵引下双手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成角畸形,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抵时,骤然反折。
第三十一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回旋
多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型、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第三十二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三、固定
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 。
第三十三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外固定是指损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固定方法。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及外固定器固定等。
第三十四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夹板固定
骨折复位后,用不同的材料,如柳木板、竹板、杉树皮、纸板等,根据患者肢体形态加以塑形,制成适用于各部位的夹板,并用系带扎缚,以固定垫配合保持骨折复位时的位置,这种固定方法称为夹板固定。
第三十五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夹板固定的作用机理
1、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 ;
2、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
3、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
第三十六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夹板固定的适应证
1、四肢闭合性骨折;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
第三十七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夹板固定的禁忌证
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难以固定的骨折;
4、肢体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
5、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
第三十八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夹板的材料及制作
夹板的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可塑性、韧性、弹性、吸附性与通透性;质地宜轻,取材方便;能被X线穿透,有利于及时检查。
常用的夹板材料有:杉树皮、柳木板、竹板、厚纸板、胶合板、金属铝板、塑料板等。
第三十九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固定垫(一)
放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利用固定垫所产生的压力或杠杆力作用于骨折部,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
毛头纸、棉花、棉毡等材料。
第四十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四十一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四十二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第四十三张,共七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一
固定垫(二)
常用固定垫有以下几种:平垫、塔形垫、梯形垫、高低垫、抱骨垫、葫芦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