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浙江一家著名企业的营销总经理刘元。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上海一家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马青。正好上海这家公司正在物色营销负责人。于是,马青就有意邀请刘元加盟,而此时正好刘元在原单位也有点不顺心,他辞掉公司的一个小职员,竟然大老板不同意,感觉很失落,连起码的信任和权力都没有了,干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想想自己曾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老板却这样对待自己。越想越气,这几天正准备考虑另择明主呢?
这时候,刘元有点困惑了,到底是去呢?还是不去?
想去呢?主要是上海这家公司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年薪60万(是目前刘元的年收入的两倍),服务两年后可免费送读MBA,服务三年后,把其户口迁到上海,其它条件不比刘元现有的差。
不想去呢?主要是怕去了之后万一做得不太好,不但这些都会成为空头支票,还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且,自己目前在这家公司已服务了两年,各方面的综合待遇也不错。
怎么办呢?
正困惑之中,家里老父亲来了个电话。闲聊中,刘元告诉了父亲他的想法和困惑。
电话里,父亲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你为什么要跳槽?
第二:你该不该跳槽?
第三:你准备怎么跳槽?”
并强调说,“你好好想想,想清楚了,你自己就知道如何选择了。”
的确,每个人,不管是工作顺利者,还是工作不顺利者,都会遇到类似于跳槽选择的困惑问题。有的人,一跳再跳,越跳越高,步步高升;有的人,一跳就完,从此玩完;而有的人,则是在不断地跳中找到自己最佳的职业和事业,并实现自己最大化的职业和事业理想。
作为区域经理,碰到这种情况,就要静下心来冷静而理性地先问一下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为什么要跳槽”?
是迫不得已,还是另有高求?是主动求变,还是被动走人?如果是迫不得已,首先反问一下,是不是真的是迫不得已?有没有争取或改变或调整的余地?如果是另有高求,是否真的是“高求”?“高求”的背后是否隐含着巨大的风险成本?如果是主动求变,是横向的变还是纵向的变?是变好的可能性还是变差的可能性大?如果是被动走人,是不是真的只有
“走人“这一个办法来解决?走了之后的“下家”有没有找到?等等。
所有围绕着“为什么要跳槽”的问题,如果自己已从正反直接间接都回答得清清楚楚的话,那么,你就知道了自己跳槽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了。这样,跳起来也就会是有的放失,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废一步。
第二:“我该不该跳槽”?
“为什么要跳槽”只是解决了跳槽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但是并没有回答“什么时候跳”“什么时机跳”,也就是说,“我该不该跳”,是在立足于“跳“的前提下如何寻求最合适的“跳”的时机和机会。一旦时机不合适或机会不好,“不管怎么跳”都会隐藏着巨大的职业风险和职业成本,这种潜在和隐藏的成本和风险会很快在自己跳后的职场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说,跳槽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机会。
那么怎么判断呢?
一般来说,有四个判断要素,可作参考。
1、现有企业是否还有自己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
也就是说自己是否在现有企业把企业与自己所想从事的工作或相关的工作方方面面里里外外从现象到本质都学会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作为区域经理,如果你离开了原先的企业,你能否把原先的一帮兄弟和客户都带得走,如果你想的话?或者你不想这么做,那你是否可以从零开始,马上能够组建起这帮销售队伍和客户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