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艺术手段达成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
过去人们常常用专业艺术教育的乡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中没有专职艺术教师,教师到位状况基本是零。在极少数乡村小学有艺术教师的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语数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职艺术教师,配备的设备设施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变成了学校办学的硬件摆设。由于大部分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急待提高。尤其是音乐教师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
解决策略:重视对音、体、美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3、观念守旧,认识程度不高
我国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提高艺术学科的教育都不是很支持,由于观念、、家长都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这种根源在于对成绩的追求。在乡村小学,艺术教育依然难以真正地开展,学校对艺术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很多,大都认为艺术教育花钱太多,费时费力,很多家长也不支持,对考试升学却没有实际的帮助,属于只“投入”无“回报”,“得不偿失”的教育工作。这种“虚假”艺术教育现象造成了艺术教育的“有名无实”的现状:只重视对“考试精英”的教育,忽视了对全体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只注重对考试课的教学,忽视了非考试课的教学,随意取消艺术课;只重视与考试有关的教育或活动,对艺术教育活动不管不问。
解决的策略:对于观念错误,认识程度不够的解决方法,首先,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应该坚定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将艺术课程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其次,要改变艺术课单调模式,坚持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扎根在艺术课堂教学之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教师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
4、投入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应该跟着大步全面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物质的全部支持,教育是得不到完善发展的,特别是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相比投入更大,教育成本更高 。艺术学科需要更多的器材和专业教师,因此需要满足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但是在我国,教育投入本来就不足,再加上艺术教育一直不被重视,艺术教育的经费就更加紧缺,使得艺术教育的设备短缺,添置艺术教学设备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制约小学艺术教育实施和发展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乡村小学连教学用的挂图和配套音响资料都没有,艺术教师上课只能凭一张嘴、一本书,致使艺术欣赏课无法保证。
其实经费投入不足只是艺术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之一。经费短缺或充足都是相对的,如果在思想上没有把艺术教育放在工作日程上,同样会出现“有钱不往艺术教育方面投资,有艺术教师却让其改行,艺术活动不允许开展,……”的现象。说到底,经费短缺只是问题的表象,在经费短缺的背后是素质教育没能真正开展,艺术教育不被重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