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养生长寿的5个“秘诀”
养生长寿的5个“秘诀”
 
 
毛嘉陵  撰文
    国宝级中医大师、南宋思想家朱熹的28世裔孙朱良春教授是一位在当今中医药界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老中医,绿豆同煮即可,可以在早晚各食一次,这个药饮具有益气健脾、解毒防病的作用。
秘诀5:心理
——要想成寿翁,一切要看“空”
    毛嘉陵:邓小平曾经很幽默地说:“天塌下来有比我高的人顶住”,这体现了一种乐观无忧的心境。朱老是如何保持好心情的?
    朱琬华:有句俗话说得好:“想得开,看得空,才能成为长寿翁”。但是作为大多数凡人来说,在这个俗世上要想做到看空一切并非易事,所以很多人常常都会出现患得患失的心态,心情当然不会好。也就是说老年人,不要总是想到人已到黄昏,离死亡不远了,因而整天忧心忡忡的。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情,才能延年益寿。
    朱良春:孔子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刚才我也说过:“乐则长寿”,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情绪困扰”乃诸病之源,《内经》中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不可过度,否则就会损伤脏腑功能,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尽量保持有一个平和的良好心态,既不能过忧,也不能过喜。一切听任自然,别人看重我,需要我去办事,我就尽力去办;如果没有人找我,就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去钻营,也不要将得失看得过重。只有神安才能延年益寿。
    毛嘉陵:《黄帝内经》中最著名的一个养生忠告就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从心境、精神境界上去顾护和保养人体的正气,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朱良春:是的。这确实是养生的一句至理名言,既概括又具体。《黄帝内经》谈了很多养生之道,还有一段讲述养生长寿的话,也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毛嘉陵:这相当于给我们描述了一幅养生的全景图。只要能做到这些,每个人都有望成为百岁寿星。不过,这些原则或者说是标准,看似简单,要真正做到、做好,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
朱良春:不论采用哪种养生方法,关键在于坚持,一定要持之以恒,始可收效。人所处的环境不断会产生各种矛盾,不顺心的事也会经常遇到,但要尽量做到不懊恼、不烦躁,更不要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对名利之争,要一笑了之,泰然自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朱琬华:古人有句卫生歌这样说:“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如何保持一个好的心境。
    朱良春:中国历代帝王的物质生活在当时无疑是最好的,但为何很多帝王的寿命还没有普通百姓长呢?有一个对中国历代帝王寿命的统计数据显示,从魏废帝曹芳(231~274年)至清光绪(1875~1907年),共计194位帝王,其中80岁以上者仅5人,%;70~80岁者11人,%;65~70岁的19人,%;%均中年驾崩,这充分说明了奢侈淫逸,肢体少动,必然短命。
    毛嘉陵:朱老从运动、饮食、睡眠、用脑、心理等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养生长寿的原则性建议,但愿我们都能象《黄帝内经》所说的那样:“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几种性格的食疗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每天所吃的食物,对脑部都有着相当直接的作用,以致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因此,适当的饮食选择可以对人的性格有所补益。据此,介绍几种性格的食疗
多喝玫瑰花或菊花茶、决明子茶,它们都具有清肝解郁的作用,长期喝对于郁闷很有帮助。
心力交瘁、失眠、心思烦乱者,可多吃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干等,这些食品都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另外,奇异果、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对安神补脑有助益。
    激动易怒、难以控制情绪者,应减少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可以多吃些含有钙质的牛奶、海产品等,同时多吃些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如大蒜、油菜、土豆、茄子、南瓜、黄花菜、莲藕、鲢鱼、草鱼、鲲鱼、豆芽、香蕉、苹果、玉米等。
优柔寡断者,要建立以肉类为中心的饮食习惯,同时食用水果、蔬菜,特别要多吃含维生素A、B、C丰富的食物,这样才有助于增强判断力以及养成自主、积极的个性。
焦虑不安者,改变饮食习惯应从安定精神状态着手。钙质、维生素B1、B2、B3、C等不可缺少,并要多吃些动物性蛋白质。只是烹调时注意清淡一些,不可口味太重。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啤酒、牛奶、蜂蜜、瘦肉、豆类、蔬菜、鱼、麦片等。
消极依赖者,应适当节制甜食,如蛋糕、可乐、果汁,多吃含钙和维生素B1较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