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2.1孔子.ppt

格式:ppt   大小:2,10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1孔子.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22/8/19 文件大小:2.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1孔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其他称呼: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世界文化名人
(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孔子是这样概括其他称呼: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世界文化名人
(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创办私学
一、孔子的生平
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
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看书概括)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产生背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礼坏乐崩)
3、核心内容:
礼、仁、中庸
2、目的: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二、开创儒家思想
经济上: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
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一)“礼”的思想:
(1)含义:
“周礼”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克己复礼
评价: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政治范畴)
(二)“仁”的思想——核心
(1)含义:
“爱人”
人—人
(伦理范畴 )
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对统治者
对亲人
对他人
(2)仁的实现方式:
对于统治阶级:
“为政以德”、民本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3)评价:
仁爱有等级,带有很大的阶级性,为统治阶级安定社会服务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
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 √ 仁 Χ ——矛盾激化
礼 Χ 仁 √ ——模糊上下尊卑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
怎样协调礼与仁的关系呢?
(2)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三)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1)含义
礼与仁的关系


中庸
伦理范畴
政治范畴
方法论
(哲学范畴 )
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②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中庸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对统治者而言,能协调各阶层的利益,缓和矛盾,方能长治久安。
(3)评价: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如何理解礼、仁、中庸三者之间的关系?
1、“仁”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希望通过仁爱来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
2、“礼”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并将礼和仁有机结合起来,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以此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3、孔子又提出“中庸”思想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实现礼和仁的和谐统一。
4、总之,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
孔子不仕,退修诗书(图)
整理编撰“六经”
三、古代大教育家






六经
三、古代大教育家
有教无类
“***”、成“君子”
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
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弟子三千,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