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领导干部的领导绩效问题调研报告
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党校课题组
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增强领导工作的有效性是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关注的话题。综览国内外公开出版的领导学类专著和教材,尚未发现专门研究领导绩效问题的,连专门探讨领导绩效的论文也不多见。为了了解领导干部的绩效观,探寻领导绩效的本质及其影响要素,建立科学的领导绩效考评体系,为组织人事部门更好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同时使领导干部通过绩效评估,更好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及作用,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明确前进方向,找到做好领导工作,提高领导绩效的对策;也为了深化理论研究,推进领导学的学科建设,本课题组于今年3月份至7月份对广州市委党校处长班和研究生函授班、天河区委党校和越秀区委党校处级班、黄埔区委党校科级班及黄埔区的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科、处级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50份,收回589份,%,其中有效问卷528份,%。
在528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干部382人、%,女性干部146人、%。中共党员493人、%,民主党派成员4人、%,无党派人士31人、%。在文化程度方面,中专74人、占14%,大专217人、%,本科180人、%,研究生57人、%。
在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的41人、%,30至40岁的230人、%,40至50岁的198人、%,50岁以上的59人、%,基本上以中青年干部为主。在干部的行政级别方面,科级干部286人、%,处级干部240人、%,厅级干部2人、%。
接受调查的干部分布面较广,按任职的部门来划分,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69人,占19%;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65人,%;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232人,%;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116人,占22%;省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0人,%;海关、武警等中央政府驻广州派出机构40人,%。
接受调查的干部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分布面十分广泛。党务类91人,%;人大、政协类19人,%;行政管理类169人,占32%;司法类59人,%;财会类11人,%;经济管理类50人,%;技术管理类17人,%;科教文卫类52人,%;农、林水利类13人,%;调研写作类2人,%;群团类22人,%;其他16人,占3%。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本次接受调研的干部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工作部门、行业类别等方面分布面较广,代表性较强。
为了了解领导干部的绩效观,我们设计了19个问题,提供了“是”与“否”两个答案供他们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领导干部的绩效观总体而言是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当然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警觉的问题与不足。
1、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十分看重群众对其政绩的评价
%的人认为“只有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才是好领导”,而认为“只有上级领导满意就是好领导”%,%。当然,领导与群众不应是绝对对立的,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上级领导与群众对其工作都给予肯定的评价。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的确会发生矛盾,有时办一件事往往上级领导满意,而广大群众则不满意,这时就有一个以谁满意为主的问题。许多领导干部心里装着群众,每办一件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准则。而有的领导者则为了出“政绩”,“做”给上面看,搞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十分有害。本次调查结果也部分反映出这种倾向,例如,%的人赞成“只要上级领导满意就是好领导”,%的人不同意“只有群众‘满意’、‘高兴’、‘答应’才是好领导”的观点。实践证明,为了杜绝“富裕一代,祸及子孙”、“为官一任,祸害一方”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必须把党管干部和群众监督干部统一起来。只有干部的命运掌握在群众手中,人民的利益才会真正挂在干部心头,才能保证干部把对上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倡导有为才有位,注重开拓创新
86%的人对“一个地方或单位名声在外,大旗招展,该地方或单位的领导一定政绩卓著”的说法持否定态度。%的人反对那种“领导干部应把精力集中到容易见成效的事情上,周期长,短期内不易见成效的工作可以少花力气”的说法。90%的人对“多谋善断,开拓创新比不思进取,一味模仿所取得的政绩更为可贵”持赞成态度。%的人不同意“只有廉洁勤政就是好领导”的说法,可见廉洁勤政虽然是对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