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1 2022/11/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是由【guoxiachuanyue0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伯牙弹琴》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
知音共饮醉当歌。
知音世所稀。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
3■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一一《伯牙鼓琴》。(出示课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4■读课题,弄清题意。
(1)谁来读一读课题?(读得好)咱们一起读。清晰响亮,字正腔圆,非常棒!
(2)''鼓〃是什么意思?(弹。)你怎么知道的?(看文后注释)
(3)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教师出示古琴图片。)
(4)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伯牙弹琴)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br/>1■指名说出初读课文的要求。出示课件。
一: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课文。
二:画出课文的节奏线,读流利。
三: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分段。
2■指名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出示课件。
''少选之间”的''少"读三声sha0,不要读成sha0o
''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shang,不要读成tango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一个''为〃读二声wei,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四声wei,表示行为的对象。
3■教师范读课文。(师:听清节奏和停顿了吗?请你们再读读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碰到难读的句子多度几遍。)
(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5■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忆学****文言文的方法。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查工具书,如《古汉语词典》。
借助注释来理解。
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结合插图理解。
小组讨论,问同学。
2■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
过渡'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呢?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被尊称为''琴仙〃。而锺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会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教师:刚刚我们仅仅是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理解句子,读出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出示句子。
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锺子期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泰山?(高大、巍峨挺拔,出示插图)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泰山的巍峨挺拔。指名读。
教师: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说的就是泰山的高啊,现在你就站在山的最高峰,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教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在登泰山顶时写下的豪言壮语。请你读出这种豪迈的气势。指名读。
教师:泰山可是五岳之首啊,不仅巍峨挺拔,还有一种王者气势,谁再来读一读。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出示句子。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锺子期看到的是怎样的流水?(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流水的大而急。指名读,评价后再指名读。
2■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预设:因为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声、琴声,所以伯牙视他为知己。锺子期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樵夫,但音乐是不分贵贱的,这份艺术上的共鸣是极其难得的。锺子期从伯牙的音乐中听懂了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音乐本身。
学生或许能说出其中的原因,但难以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知音难求的深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他与好友心有灵犀的感觉,有时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说的话,这种心心相印的感觉是令人非常愉悦的,能让人体会到友谊的奇妙之处。而作为音乐家来说,音乐就是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如果有人能听懂自己的音乐,明白自己的志向和胸怀,这难道不是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吗?所以伯牙才会这么珍视锺子期这位朋友。
(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
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小结: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锺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一(学生补充''知音啊〃)。出示课件一矢口音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是一(学生补充''喜〃)。是啊,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一(学生补充''欣喜万分〃)。
(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3■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
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出示课件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出示补充资料。
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4■质疑探讨,升华情感。
(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从伯牙的职业来考虑,破琴绝弦意味着他将不再以琴师为业,也就断了自己的前程。这更可见伯牙对和子期的这份友谊的珍视。
(2)讨论: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预设:学生可自由发言,对于这一举动,可能有些学生会不赞成。比如伯牙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家,他从此以后不再弹琴,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来说,这是多大的损失啊!而且,锺子期虽已不在人世,
但可能还会有人能听懂伯牙的音乐,可能他还会遇到一位知音,可他摔了琴,就等于放弃了这个机会。学生思维活跃,可能会有各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教师不必过多评判。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道理。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是一个传说,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人把这个故事记载成文,或多或少都有些艺术上的修饰成分。''三尺瑶琴为君死〃,正是因为这种可歌可泣的举动凸显了伯牙对知音的一片赤诚,这个故事才有着这么动人的力量,被人们一代又一代地讲述、传颂。
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
2■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
教师: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做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动人的故事,也创作了一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再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