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班主任工作内容(单选+简答)
(一)理解和研究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四)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五)操行评估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筹划和总结
2、群体的心理功能(单选)
(1)归属功能
(2)认同功能
(3)支持功能
(4)塑造功能
3、课外、校外教育的重要特点(单选)
(1)自愿性
(2)灵活性
(3)实践性
(4)自主性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辨析)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5、教育的文化功能(单选+简答)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6、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单选)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构造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简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干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如下几点规定(简答)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9、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性(单选+简答)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全民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现代化。
10、班集体的特性(简答)
(一)明确的共同目的;
(二)健全的组织构造;
(三)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四)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单选)
(1)顺序性:循序渐进;
(2)阶段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性和重要矛盾;
(3)不平衡性:抓核心期;
(4)个别差别性:因材施教;
(5)互补性:长善救失。
2、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定(简答)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悲观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3、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简答)
第一,知识是前人获得的有关世界对的的结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迅速提高自我的结识能力,有效地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学校的课程应当从人类已经获得的各领域的结识中进行选择,并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形成有系统有逻辑的教学科目。
第二,教师的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为她们准备好的各门学科知识。
第三,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本,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的。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简答)
第一,按照不同窗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本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合用性;
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规定的统一;
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5、气质与性格的关系(辨析)
(1)联系
一方面,气质和性格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性;另一方面气质与性格互相渗入,彼此制约,两者互相影响。这表目前:第一,气质影响到一种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此外,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第二,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引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规定。
(2)区别
第一,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第二,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第三,气质特性体现较早,性格特性体现较晚。人的气质差别是先天形成的,表目前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浮现的比较晚。第四,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体现了一种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
6、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单选+辨析)
7、国内教育目的的基本点。(简答)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国内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规定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阐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规定。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国内目前教育目的的主线途径,指明了国内培养人才的主线途径。
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种长期的、反复的、不断迈进的过程
9、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单选)
(1)前。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第三阶段:谋求承认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0、德育原则(单选+简答+案例分析)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规定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7)长善救失原则
(8)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主义德育原则)
1、人格的特性(简答)
(一)独特性。
(二)稳定性。
(三)整合性。
(四)功能性。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单选+简答)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3、教学原则(单选+简答+案例分析)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4、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单选+简答)
(一)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二)情绪的强烈性。
(三)情绪不够稳定。
(四)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
(五)情绪两极性明显。
(六)情感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错。
(七)逆反性
5、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规定(简答)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重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增进迁移的教学(简答)
(一)精选教材;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专家学习方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7、课程类型(单选+辨析)
8、教学过程的本质(单选+简答)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结识活动,是增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特殊性重要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
(1)结识的间接性
(2)结识的交往性
(3)结识的教育性
(4)结识的简捷性
(5)有指引的结识
9、皮亚杰小朋友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单选)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物体恒存/客体永久性。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泛灵论;思维不可逆;思维不守恒;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思维可逆;思维守恒;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思维。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抽象逻辑思维
10、自我防御机制(单选)
压抑,也叫潜抑【如把亲人去世的痛苦经历压抑到潜意识中】、转移【如迁怒她人】、文饰,即合理化【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投射【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代偿,或叫补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升华【最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如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
11、情绪的分类(单选)
心境,指人比较安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如人逢喜事精神爽、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怀】;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如成功后的狂喜,失败后的绝望等】;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映。【如面对火灾、飞机失事等采用的适应性反映】
1、学习方略的构造(简答+单选)
结识方略(涉及复述方略、精细加工方略、组织方略)、元认知方略(涉及筹划方略、监视方略、调节方略)和资源管理方略。
2、增进迁移的教学(简答)
(一)精选教材;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专家学习方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3、讲授法实行的基本规定(简答)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2)讲究讲授的方略与方式;
(3)讲究语言艺术。
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陷(简答)
班级授课制的重要长处:
(1)有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局限性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少灵活性。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规定(简答)
①课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对的解决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6、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单选)
(1)固定班级;
(2)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单位;
(3)固定期间<班、课、学时>
7、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规定(简答)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8、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简答)
一、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激发爱好,维持好奇心
(二)设立合适的目的
(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四)训练归因
二、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体现明确的盼望
(二)提供明确、及时且常常性的反馈
(三)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四)有效的运用表扬
9、学习迁移类型(单选+辨析)
10、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单选)
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映概率的刺激的过程;
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映概率的过程;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映后,不再有强化物随着,那么,此类反映在将来发生概率会减少;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映后,呈现一种厌恶刺激,以消除或克制此类反映发生的过程。
【做题技巧:凡后来再发生该事件概率增长的就是强化,减少的就是惩罚,再去看刺激的性质,消退是既不奖励也不惩罚】
1、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简答)
(1)学材料的数量和学忆任务的长期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措施。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2、学习动机类型(单选+辨析)
3、简述耶克森多德森定律(单选+辨析+案例分析)
美与作业难度密切有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档,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档动机强度。
4、提高记忆效果的措施(简答)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学习方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