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119060444 2023/1/4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是由【11906044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管理。为规范苏州轨道交通IV-TS-13标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把生产与技术活动和谐地组织起来,促进施工生产,节约工程成本,保障施工安全,确保工程按期优质交付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集团公司、公司颁布实施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施工技术管理暂行办法》。
2、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文件,苏州轨道交通IV-TS-13标段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相关管理办法。
3、当公司与建设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有冲突时,以建设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为准。
二、编制原则
、法规和技术准则、技术标准以及苏州市政府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技术的先进可行性与经济的合理性相结合。
3
,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施工生产的作用。
,强化基层施工技术管理,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一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网络。
、标准化、制度化,满足可追溯性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规定了项目技术管理体系的确立、技术管理要求与遵循的原则,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IV-TS-13标工程项目经理部及项目经理部所管理的各施工队,包括明挖车站钻孔桩施工队、地下连续墙施工队、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队、主体结构施工队、盾构区间施工队、管片场、拌合站等。
第二章技术管理
第四条技术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要求
项目经理部设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测量队、试验室)。工程技术部对管内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指导、管理、协调。施工工程技术部的职责根据施工生产需要确定,按“因事设岗、因岗定责、因责授权”的原则,明确职责和权限,实行岗位责任制。施工工程技术部设专职资料管理员,负责资料归档工作;设专职试验员,负责本项目的所有有关试验方面的工作;设专业工程师(技术主管),负责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及资料收集工作;设测量队,负责本项目的所有测量放样及监测(选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工作。
3
第五条技术管理职责
工程技术部负责项目经理部各项技术管理规定的具体执行和落实,其职责是: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技术政策、上级及建设、设计、监理单位颁发的管理规定和办法,并组织实施。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公司颁布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施工技术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本项目制定的管理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2、负责交接桩、控制测量、复测、监控量测;
3、编制本标段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重大技术难题的攻关,制定重大施工方案;制定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施工安全和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施工技术措施,编制施工所需的作业指导书。
4、制定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
5、根据变更设计的等级和权限,及时收集整理并填报各类变更设计和索赔资料。
6、监督检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组织参加设计文件
审查核对工作,收集掌握工程实施情况,加强施工过程控制,解决施工技术难题,参与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好施工日志,汇总整理技术资料和影视图片,及时审查施工原始记录和检查各项工程签证情况并分类收集整理保管;
5
7、负责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和原始技术资料的积累、完善和归档工作。按规定填报开工报告,按施工设计图、设计规范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向各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供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检查督促各施工队落实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8、负责对上计量支付和对下验工计价中工程数量计算及审核。
9、编写工程技术及有关专题总结,组织编制竣工文件,核对竣工工程数量,参加竣工验收并处理竣工验交中提出的有关问题。
10、负责审核施工设计图,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项目领导层并向监理和设计单位反映。审查程序通常分自审,会审和现场核对等三个阶段。
(l)自审阶段:项目经理部收到拟建工程的施工设计文件后,应尽快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图纸,写出自审记录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对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的质疑和建议。
(2)会审阶段:一般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四方进行图纸会审。会审时,首先由设计单位向与会者介绍设计依据,工程意图和功能要求,并对特殊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出设计说明和施工要求。然后,施工单位根据自审情况,提出疑问和建议,最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探讨的问题做好记录,形成
5
“审查施工设计文件会议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与会者会签,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工程结算的依据。
(3)现场核对:在施工中,如发现施工条件与设计不符,或发现图纸中仍有错误,或因材料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设计进行修改时,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规定,进行现场核对,由设计,监理工程师签证,并办理签证手续。归入工程技术档案,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11、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有关工序和工艺的技术革新,并积极开展本项目上的QC活动,达到节约成本和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提高技术水平。参加学术交流和有关专业会议,收集资料,总结经验。督促技术人员撰写科技论文,技术总结,办理推荐和申报工作,参加和组织项目施工技术总结工作。
12、负责对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复核和预报,实施信息化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13、对隐蔽工程、重点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7
第六条审核设计文件。接到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要办理交接手续。收到施工资料、施工图后及时组织技术骨干进行审核。
一、审核目的:了解设计标准及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对设计文件中的错、碰、漏或与实际不符之处,工程技术部及时向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
二、审查内容:
1、各项构造物的细部尺寸、位置、标高、工程数量、设计说明、技术要求和施工图表以及设计单位与地方有关部门签订的协议等。
2、核对并计算列表汇总材料数量及工程数量。
三、审查要求:
1、审核设计文件必须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使设计中所要求的技术标准,在施组中从工期、质量、安全等方面得以保证。
2、校对、计算并列出材料数量汇总表,并根据施工组织提交月及阶段的材料消耗数量。
3、设计文件到达后,在两周内完成设计文件审核工作,并将《设计文件审核记录》整理一份报项目总工。
第七条施工技术调查。施工技术调查是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施工准备的重要程序,通过施工调查了解工程特点、重点工程、现场条件、地材供应和施工环境等情况,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部署施工力量、科学组织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8
实地核对设计文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各项工程设计、拆迁等的工作数量提出改善设计的建议,调查临时用地、工程用水、用电、工程通信、材料厂、搅拌站、预制场等其他大临工程现场设置条件,提出设置方案、标准、数量。
对盾构区间工程及明挖车站施工段的不良地质、水文、材料、机械设备运输、电力布设、环境保护、弃渣场及施工场地等情况进行调查,以制定出最优的施工方案。对本工程施工重点部位如盾构井、盾构进出洞端头加固处、联络通道等位置进行补充勘察,得到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并据此对这几处施工方案的优化细化提供有力依据。
调查气象及地质、水文资料。气象资料的调查包括当地的降雨量、降雪量、常年气温变化情况;地质资料的调查包括施工地段的地质结构、不良地层、地下水位等;水文资料的调查包括当地河流的流速和流量、最高和最低水位、常年水位、汛期、枯水期的时间和特点,为工程总体筹划、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提供依据。
第八条施工组织设计
一、接到施工资料后,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即着手并根据技术、质量、工期、安全等要求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按照安全为上、质量第一、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编制合理可行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和选择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早形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重点、难点和关键工程的施工组织,经项目经理部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报公司审批后方可实施。
8
二、编制内容说明: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总说明、工程概况、组织机构、施工总体筹划、主要施工方案与工艺、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关键、特殊过程控制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机械资源需要计划、确保质量和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周边环境保护方案、成本控制的技术措施、对工程风险的分析及应急预案等内容,并包括施工平面布置图、网络计划图、劳力、材料、机械设备安排表、临时用水用电、用地拆迁计划表等图表。
2、施工安排:工程概况、临时工程布置、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施工方案、重点工程施工方案、工期安排、材料计划、机械设备及仪器的配置、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和质量、安全、环境保证体系。
3、工序作业指导书:内容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工序操作过程、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操作技术交底等。
4、施工预案:其内容包括项目的主要地质灾害和潜在的施工风险,并针对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施工应急预案。
第九条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经理部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技术标准,提前向下属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使各班组的全部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掌握技术标准,有利于科学、安全地组织施工。
10
一、项目经理部向工程施工队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为:工程技术标准、技术要求、施工准备、施工计划、施工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工地布置、辅助工作的安排、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措施、监控量测和工序作业指导书。工程技术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及有关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分部分项工程工序之间的配合,施工工艺要求以及安全质量环保等保证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对结构复杂的项目,应分期分部位以大样图形式进行书面交底。同时还要结合任务特点和进展,分阶段编制技术交底书,向施工队或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要对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
二、为有效地理解设计意图,事先发现设计问题,掌握施工控制细节,这里特作如下要求: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时,事先应做到对技术交底内容相关的施工设计图纸等施工资料了如指掌,并做好有关内容的书面记录,为现场工作打好基础。
三、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坚持复核制度,完备签字手续并应及时进行检查。原则上技术交底由专业工程师(技术主管)编制,工程技术部复核,并报总工审核后下发。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准施工。各施工队在接到技术交底书后须认真领会技术交底书的内容,严格按照交底书的要求进行现场施工,交底内容作为对下计价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对不按技术交底要求而进行施工的,所发生的一切后果由施工队自行承担。交底时,要填写
10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发至工班作为施工依据,一分留存备查。
第十条现场技术管理
一、坚持深入一线、服务一线的指导思想。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除指导施工队相关人员进行工作外,应直接指导施工,坚持“三工”制度,做到工前有讲解,工中有指导,工后有讲评。
二、实行分工负责制。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按施工内容划分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以子单位工程为单位,各工点设立一名技术主管,配置2~3名技术员。施工队技术人员按分项工程划分责任点,做到每项工程、每道工序均有具体人员分工负责,实行全方面的技术责任制。
总工:杜广召,全面负责本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工程技术部长:赵恩旺,总工不在时,覆行总工职责,负责本标段所有工程的技术交底复核、日常技术管理及技术指导工作等工程技术部职责范围内的全面工作。
工程技术部副部长:廖帅,重点主管顾家荡路站相关的所有工程的技术交底、现场技术指导、管理工作,并负责现场施工资料的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