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做一个“播种阳光”的人.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一个“播种阳光”的人.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一个“播种阳光”的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做一个“播种阳光”的人
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青海西宁 811600
从教21年,任班主任工作21年。在这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师爱乃班主任工作的法宝。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不管接任怎样的一个班级,我都告诫自己:要爱学生,要爱孩子们。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阳光——爱心和责任心)给他们情感,以赢得学生的心;给他们道理,让他们明辨是非曲直;给他们信心,以增强学生进取的勇气;给他们欢乐,让学生珍惜儿童乃至青春生活的甜蜜。
每接任一个班级,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亮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找亮点即用“放大镜”给学生找优点,用“扩音器”给学生积极评价。找亮点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抬起头走路,并且让能够快跑的充满自信地跑起来,只能慢走的也能满怀信心地走起来。只要用“爱”的眼光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亮点。我一般是通过一到两周时间关注、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展现每位学生的长处、技能,挖掘他们的潜能,指出个体的闪光点,同时作出小记录。当我设计一些描述性语言把这些学生的照片贴上墙时,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弥漫着整个教室。这样做,改变了以往考好分就是好学生的观念,让他们发现学****好的不一定是体育健儿,躲在幽暗角落的所谓差生却成了体育小星、手工之王、神童、小歌星,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了舞台。
每接任一个班级我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凝聚集体观,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我让学生做这样两道题:第一道题是:“1+全班人数=?”这个简单的一年级学生都能解答的题,却是我唤醒学生集体主义荣辱感的法宝。学生一看题就会
从数学的角度说出答案。可我将他们的答案否定,说他们错了,公布答案是“1”即1+全班人数=1。学生顿时愕然,困惑不解的眼神、欲说不能的惊讶、左顾右盼的期待,纷纷求我说出原委。
这时,我以坚定的口气满腔热情地说:“同学们,等式前面的1代表老师我,和1表示我们这一个班级整体。我也是组成这个班级的一个成员。我们这个班一定会成为一个团结进步的优秀集体。你们愿意和我共同努力吗?”
第二道题是:“除去睡觉时间,计算一天中你在家、在校的时间;计算一天中你与老师、同学、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学生很快算出答案并惦量后发现:在校时间多于在家时间,与同学、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多于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然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的班集体就如一个“家”,你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中的一份子,老师是你们的父母,也是你们的朋友,还可以是你的姐姐,你们都亲如兄妹好如朋友。你希望自己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家”里?你决定为这个家做点什么呢?怎样做呢?
就这样两道题,拉近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我提出具体要求,他们就会感到我说的在理有理,就会照我的话去做,而且为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家”而努力地去做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了,个个都为班级出谋划策,为集体发展自律言行。
每接任一个班级我必须要做的第三件事便是让学生“亲我身,信我道”。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