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特区新路.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特区新路.doc

上传人:陈晓翠 2012/4/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特区新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路——广东改革开放30年
第一集特区血路
这是唐代名相张九龄率领岭南人民开出的梅关古道。这是唐代名相张九龄率领岭南人民开出的梅关古道。
沿着这条路北上,穿越湘烟楚云,岭南文化迎来中原文明。
沿着这条路南下,从珠江口岸的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南粤儿女勇敢走向世界。
在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历来敢为人先、开放进取的广东又一次先行一步,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气概披荆斩棘,率先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这条浅浅的深圳河,隔岸相望的就是香港。
由于十年“文革”的干扰破坏,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隔着这座小小的罗湖桥,桥这边的宝安城区只有3平方公里,两条小街和一条十字街,显得十分贫困落后;而桥那边则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热闹繁华。
小河两岸,贫富的差距,一目了然。强烈的反差引发了禁而不绝的逃港风潮。
1979年5月6日,时任深圳南岭村党总支书记的张伟基开着手扶拖拉机,急吼吼地追到深圳与香港的界河边,向着黑压压的逃港人群喊:“南岭村的跟我回去!”当时南岭村的群众就有100多人,其中就有张伟基的妻子。
张伟基(深圳南岭村原党总支书记):到了什么程度呢,有地但我们没有劳动力再种下去了,(农民年均收入)才100元人民币,逃到香港的人一年的收入是一万多,这个差距很大。
广东与香港如此鲜明的对比引起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深思。
1977年11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到广东视察,一针见血地指出:解决逃港问题关键是解决经济问题、政策问题,这不是部队管得了的。他要求广东调整政策,打破僵化,尽快把经济搞上去。
这是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是全国最早实行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企业。广东发挥毗邻港澳的特殊优势,率先大胆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始筹建深圳、珠海两个外贸出口基地。
1978年1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仲勋向中央建议:允许广东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加强调查研究,与港澳厂商建立直接联系;凡是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方面的经济业务,授权广东决断处理。
同年12月,中央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广东抓住机遇,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十一届三中全会刚结束不久,中央就批准了广东省和交通部的联合报告,决定在深圳蛇口创办工业区。
蛇口,与香港只隔着一抹浅浅的海湾。在这里“参照香港特点”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显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原蛇口工业区总指挥袁庚回忆,当年划拨工业区土地时,本来可以划得更大一些,。后来袁庚后悔不已,感叹自己当年思想不够解放。
但是在当时,,足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崭新姿态。正像后来《羊城晚报》的一首诗说的:
她真小———,是南头半岛的一角,祖***亲博大躯体的四百万分之一。
她真大———举世瞩目,蜚声中外,“蛇口模式”,如雷贯耳。
经过短短半年时间的筹备,1979年7月,深圳南头半岛虎崖山下一声炮响,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开山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