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doc

上传人:w8888u 2013/2/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急需对思政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升级。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尝试提出若干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努力的方向和策略,以期望能够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教学方法改革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意义
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早日实现,关系到党的信仰和国家的长期发展前途命运是否顺利。高校教育对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因此,高校普遍都设置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传授知识,来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设置思想政治课程,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有利于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有利于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有利于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正如 2008年 7 月 8 日,刘延东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五大职责,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教材教学内容充斥着重复性和滞后性
教材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与滞后性,是造成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重复性体现在:中学与大学的政治课程内容严重重复,并且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体现不出从中学到大学的递进性。滞后性体现在:教材教学内容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乏力,对时代特点反应不多。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虽增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但仍未能有效解读社会现实,特别是未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突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做出客观分析研究和合理解释,再加上个别教师因循守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未能很好或不能正确地回答现实问题,造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乏力。
(二)教学方式和课堂艺术陈旧
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课教学仍以传统的注入式、说服教育的方法为主,“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呆板。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足,对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关注不够。如果在没有多媒体教室上课,部分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讲课时捧着教材进行单纯说教式教育,没有任何***,缺乏课堂讨论交流互动,学生感觉相当枯燥而很难适应。即使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由于课件制作缺乏生动性、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许多学生仍然不感兴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导引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方法
小组合作学****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