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陈琳教授专访学习心得体会个人培训总结物理系陈琳物理系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注意老教师的传帮带,冯云光老师负责指导本人的教学指导工作。通过加强听课与自身学有了提高,现将阶段性成绩总结如下: 听课。冯云光书记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扎实,熟悉教学法,课上得非常好。一年里我系统听了指导老师的理论力学课和电动力学,以及樊丽娟老师的教学法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他们板书和教学设计。过去本人讲课板书比较凌乱,学习了老教师的将黑板分为正版和副版的方法,上课板书有了明显提高。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有广泛应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加强多媒体教学训练,本人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没有止境,教学也没有止境,今后教学工作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尤其是: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既要教授学生具体物理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分析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是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比如在讲解质点动量定理和质点组动量定理时,考虑到学生在高中已经熟悉质点的动量定理,因而将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把动量定理由质点推广到质点组的方法上,而不去过于纠缠动量定理的分量表达式;在讲解带电体的电场和电势时,我在讲了点电荷规律后,首先让学生推导带电体的情形。在讲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基本规律设计实际运用的思想方法上。所以关于教学的重点理解可能与有的老师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今后需要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交换关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看法,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取他人的优点补自己不足,虚心请其他老师听课提意见,主要在于考察本人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上述教学理念。对不能体现教学理念的环节进行改进。为了达到上面的目的,本人购买并阅读国外的物理教材,研究西方教育是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探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导演又是唯一的演员,学生最多只是群众演员或者只是被动看老师表演的观众。现代教育要求改变这种重知识而轻方法培养的教学模式。本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还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这方面需多向其他年轻老师学习。教学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思维和创新,这需要教师组织好教学过程,如果过分强调过程的紧凑和教学形式的统一,无疑压缩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所以今后要不断探索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课堂既能传授知识,又能为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思维的空间。思维品质在课堂中延伸——XX年暑期培训心得体会青州市实验小学查淑青 7月13日,我们在旗城学校参加了XX年暑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虽然夏日炎炎,汗流浃背,但教育专家们深入浅出,不厌其烦地讲解深奥的教育理念,列举精彩的案例。对于此次的学习内容,我们充满了期待,特别是有两位老师的幽默风趣,博学多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13日下午,由王珏教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微课设计制作与使用》的讲座。与深奥的枯燥的教育理论相比,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更吸引我们一线教师的眼球,因为这是一项技能,学会了这项技能,就能够将教学活动中的创意通过微课来实现,既可以节省精力时间,又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真是一举两得。王教授为我们选择了一个极简单易记的定义,所以我们了解到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资源。他简单讲到了“可汗学院”,也就是微课的起源。从而引入微课的特点:开发者是教师个体;目标对象是帮助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视频长度一般小于10分钟;教师不出现在屏幕中。王教授还给我们演示了几个微课,比如《剪刀手的秘密》,《查字典——部首查字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这些微课制作精细,色彩简约,每一件都堪称精品。录制微课后,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实现了学习节奏的个性化;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因为学习者的注意力只有6分钟,微课生动的画面,敏捷的思路会让你的思维不停地跟随。王教授最重要的是教给了我们录制微课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我们以前只试过一种,就是用录屏软件录制ppt,生成后进行简单的编辑。现在想想,以前做的微课有些粗制滥造了。想要制作好一个优秀的微课,还得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好的创意,好的表现技术,好的艺术形式等。感觉听了王教授的讲座后,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他只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至于我们能不能走得进去还得靠我们自己。 7月14日下午北京教育学院陈琳教授讲授的主题是《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她主要开展提升学科思维品质的教学实践的研究。看到这样的主题,我们老师并不感到陌生,我们经常在教案中设计教学环节,可是我们却总是不知道这样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或者是对自己不够自信,面对生成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