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教会法-课件·PPT.ppt

格式:ppt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会法-课件·PPT.ppt

上传人:aidoc1 2015/10/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会法-课件·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督教头一千年大事记
313年君士坦丁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330年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主教崛起,与罗马、安条克、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并列为五大主教
380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382年罗马主教要求首席权
440年罗马主教开始自称教皇(利奥一世)
1054年教会大分裂(东正教和天主教)
罗马主教地位独尊的主因
1、教廷根据马太福音宣称耶稣赐彼得居教会之首的独特地位。彼得是教会赖以建立的磐石,而基督将天国的钥匙赐给彼得,后来又特别委任彼得牧养主的群羊。
2、根据使徒统绪的理论基础,彼得所享有之最高地位已直接传给历任罗马主教。
3、因着殉道的圣徒逐渐受到尊崇。罗马教会因彼得与保罗皆在罗马殉道的缘故而得到格外的尊重。
4、罗马为帝国的第一大城,且是五大主教长牧养之城市中唯一位于西方的大城,罗马教会的信徒数目亦不容忽视。京城的主教享有尊位似乎是理所当然。
5、西罗马帝国亡于蛮族入侵后,教会成为维系社会安定的主力,罗马教会在扮演此一角色上至为出色。
6、历来罗马主教(特别是格列高利一世)在蛮族中曾带出极为成功的宣教运动,得到他们的尊敬;然而东方教会在向波斯人和回教徒的宣教上却少有斩获。
7、回教徒兴起后,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等城皆陷落,君士坦丁堡又长期受回教徒的威胁,主教的至高优位自然落在人才辈出的罗马主教的身上。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1073~1085)的主张
罗马教会只是上帝一人建立的。
只有罗马主教才能正当地被称为具有普遍管辖权者
只有他才可以废黜和恢复主教。
在宗教会议上,他的使节的地位在所有主教之上,并且可以作出废黜主教的判决。
只允许他一人根据时代的需要制定新的法律。
只有他的名字才应该在教会中被念诵。
他可以废黜皇帝。
没有他的命令不应召集全体的宗教会议。
任何人都不得修改他的判决,只有他才可以修改所有的判决。
他可以解除不公正者的臣民的忠诚宣誓。
未经他的许可,任何书的章节都不具有教规性质。
十二世纪形成“基督教世界”的概念。所有基督徒形成一个团体,俗人和教士是这一团体的两大组成部分,俗人由世俗政权管理,教士由教皇领导;世俗政权也由上帝设立,当君王行为不轨时,教皇可以纠正他们。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宣称:“彼得的继承人是基督的代职人,他已经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被建立起来,他低于神但高于人;少于神但多于人;他将审判所有的人,而不被任何人审判。”
伯尔曼把十一世纪末到十二世纪初的这一巨变称之为“教皇革命”
在政治方面,教皇革命可以看作是在教会内部以及在教会和世俗政治体之间的关系上权力和权威的重大转变;
在社会经济方面,教皇革命可以看作是对当时西欧经济复兴(生产和贸易的巨大扩展以及数以千计的新城镇的出现)一种反应和刺激;
在文化和智识方面,教皇革命推动了第一批大学的创建,促进了神学、法学和哲学形成系统的学科,并有助于新的文学和艺术风格的创立以及一种新的社会意识的发展。
教皇革命的结果是形成了服从于最高首领教皇的、统一的、独立的天主教会,这就是近代国家体制,即一种独立的、分层的、公共的权威。
它的首脑教皇及其召集的宗教会议有权立法,事实上也制定了大量的法律;
教会通过一种行政管理等级制来执行这些法律;
教会还通过一种司法等级制度解释和适用这些法律
教皇通过这种体制进行统治,就像一个近代的君主进行统治那样,行使着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坚持着教会法这样一种理性的法律体系。
人神关系(人的本质)
共同点: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都认为人是按上帝的形象被造的,因此,人的灵魂与上帝相似,但是,这种相似并不能把人变成上帝,因为人的生物属性,人神之间具有绝对的差距。
不同点:天主教和东正教相对更强调人与上帝的相似,而新教批评天主教和东正教看轻人的罪性,强调人的罪性使这种相似性很难再重建。
信仰与(逻辑)理性的关系
共同点: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都主张上帝是不可知的,认识上帝最终必须通过个体神秘的直觉经验(不可言说,不可交流),理性必须且必然服从信仰。
不同点:天主教相对比较重视理性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可以理性认识信仰,甚至可以理性证立信仰。东正教和新教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只能通过个体直觉理解体验信仰。
教会学校的课程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这七大文科(liberal arts),因为古罗马人的学****是“liberi”(自由人)的特权。十二、十三世纪罗马法(国法大全)和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传入西欧,在此基础上出现第一批教会控制下的大学。这些大学至高无上的任务就是理解和解释神所启示的真理之光。这个时期学术和思想的最高表现就是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家们的目标是调和基督教教义和人类理性,以井井有条的体系安排教会教导。因为教义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自由地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