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9/3/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康复锻炼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BMD)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并伴随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骨组织疾病。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腰椎骨、髋骨、股骨颈BMD测量T值≤-。体力活动可以增加生长发育期的峰值骨量,减缓由老龄化引起的骨量丢失。通过增加肌力训练和平衡减少跌倒危险等方面的作用,来减少疏松性骨折的危险。一、运动测试注意:1、严重椎骨骨质疏松走路即可引起疼痛的患者,最好选择功率自行车而不是运动平板。2、椎骨压缩骨折导致重心前移,会影响在运动平板测试时的平衡。3、对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进行最大肌力测试。运动处方:1、有骨质疏松危险的个体: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强度:从中等(60~80%最大力量,8~12次重复的抗阻训练)增加到大强度(80~90%最大力量,5~6次重复的抗阻训练)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2、有骨质疏松的个体: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强度:一般采用中等强度(40~60%VO2R)的承重有氧训练(登楼梯、步行、其他可耐受的方式)、中等强度(60~80%最大力量,8~12次的抗阻训练)的抗阻训练。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训练方式:1、承重的有氧训练:踏步运动和步行(下肢)研究证明,骨骼纵向的压力对于减少骨钙的丢失最为重要,因此运动疗法的设计首先要在纵向为骨骼加压力。也就是说,外界压力的传导方向与骨骼的轴线一致。例如,下肢的骨骼一般与地面垂直,因此运动产生的力量传导方向最好也与地面垂直,这样疗效最佳。根据此原理,原地作踏步运动和步行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因为无论是原地踏步还是步行前进,人身体的受力都与地面垂直并沿下肢骨骼传导。由于下肢骨骼受到来自垂直方向力量的刺激,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踏步和行走的时间,以及是否可在负重条件下运动应当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不强求一致。跳跃运动(扶物体,防摔倒,下肢)跳跃时人的体重沿脊柱及双下肢向下传导,使骨骼上受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跳跃的时间及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强求一致。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患者,跳跃时可以扶墙,扶家具,扶树木等,防止摔倒。踮脚运动(脊柱)踮足运动有利于脊柱和下肢骨骼上压力的增加,有利于减少骨钙的丢失,尤其对骨质疏松症造成脊柱弯曲(俗称驼背畸形)的老年患者,通过踮足运动,增加了脊椎椎体上骨小梁的密度,加强了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起到稳定脊柱,较少椎体变形的作用。患者站立位(必要时可以扶墙,扶树等,以稳定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