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df

格式:pdf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卷心理学探新!""# 年
总第("" 期 H,LMNOPO3QM’P RSHPOT’UQOV 第& 期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杨治良李林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
摘要: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
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
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
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关键词:内隐记忆;任务分离;加工分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 * "+
( 内隐记忆研究简史实验思想称为任务分离逻辑,并认为它可以证明,内
!" 年前,,-./-012 和 32/4 提出了内隐记忆(567 隐记忆是一个独立的无意识记忆系统:如果我们能
895-50 616:2;)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无意识情况下, 够发现两类记忆任务(测验),这两类任务的表现分
过去的经验或学****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现别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那么这种发生在任务类别
[ ,]
象( ! 。“内隐记忆”一词源于间接测验(5<=521-0 01>0> 之间的分离现象,就暗示了这两类任务分别对应着
:4 616:2;)的设置,它是一种不同于回忆或再认的、相对独立的不同内部机制。任务分离逻辑的发展成
新的记忆测验,包括词干补笔、残词补全、模糊词和熟和广泛应用,为内隐记忆的存在提供了大量的经
图片的辨认等。回顾内隐记忆的研究历史,可以将验证据。研究者通过比较记忆的直接测验和间接测
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验,很快发现它们在许多因素上出现分离,在年龄、
( ?( 内隐记忆概念的提出和确立智力、注意、加工水平等因素上,间接测验成绩表现
内隐记忆概念的提出有赖于实验室中关于间接出某种程度的稳定性;而对于感觉通道、刺激表面特
记忆测验的大量经验证据。最初,以@/225<A0:< 和征等因素,间接测验则比直接测验成绩来得更加敏
***@15>B2/<0(C (D#%,(DE",(DE&)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设感。
[ ,]
计了词干补笔和残词补全等间接测验) & ,以遗忘()在年龄因素上,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的实验
症患者为施测对象,成功地发现他们的成绩接近于性分离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外显记忆会随
正常被试的测验结果。以此为基础,(D%+ 年,,-./-7 着个体发育逐渐提高、稳定,最终又会随着自然老化
012 和 32/4 以正常人为被试,在记忆的间接测验中也过程而逐渐衰退,但是内隐记忆却似乎始终保持稳
发现,被试过去的经验能够无意识地显露出来。他定。,-./-012 和 F:>-:G50-.((D%&)认为在婴儿出现任
们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称为“内隐记忆”,与之相对何类似于描述性外显记忆的表现之前,很早就已经
应地,研究者把传统记忆测验(即记忆的直接测验) 表现出记忆机能了;H/2B5< 和,02110(1 (D%%)用图片启
所对应的记忆现象称为外显记忆。按照这一理论, 动任务测试了从) 岁到!" 岁的被试,发现无论测验
遗忘症患者之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