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产科催产素催产使用常规.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科催产素催产使用常规.doc

上传人:dongmengguoji 2019/11/2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科催产素催产使用常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科催产素催产使用常规(2004版)催产:指正式临产后因宫缩乏力须用人工方法,加强宫缩,促进产程进展,减少由于产程延长而导致母婴并发症。1、适应症:主要用于无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的低张力性宫缩乏力所导致潜伏期、活跃期延长、宫口开张延缓或停滞,胎头下降延缓等情况。2、禁忌症:2-1、无明显指征,不应随便催产。2-2、同引产禁忌症。3、方法:低浓度持续静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输液泵控制脉冲式给药法)3-1、***检查了解骨盆、宫口及先露下降情况,除外头盆不称。3-2、未破膜者在宫口开大2~3厘米时行人工破膜,羊水清亮,经1~2小时观察宫缩仍不够强时,加用催产素点滴。3-3、一般用1-2-%葡萄糖液500毫升内(%催产素溶液250ml),7号针头,从8滴/分开始,每15~20分钟滴速调整一次,达到宫缩满意,即在潜伏期3~4分钟一次,活跃期2~3分钟一次,第二产程1~-50秒。4、停止催产的指征:、潜伏期>12小时,、催产后活跃期异常:可表现为下列任何一项;活跃期>8小时;宫口扩张<1厘米/小时或宫口开大达≥4厘米后不再进展、活跃期停滞或先露下降停滞1~2小时或出现头盆不称时。、宫口开全,产力良好,而先露部仍停滞于坐骨棘水平或以上者。、胎心率〉160次/分,〈120次/分或胎心监护异常。、产程中羊水粪染,短时间内胎儿不能经***分娩者。三、小结:成功或失败原因。四、催产素使用注意事项:1、必须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产科人员,在待产室内进行连续监护,并每5~30分钟记录一次宫缩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胎心频率、节律、曲线有无异常;羊水的色、量等。一定要防止过强及过频的宫缩。血压、脉搏每2-4小时测量一次。产妇取半卧位或左侧卧。妊高征酌情测血压。2、无论使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时均应以低浓度、小剂量、循序增加的持续静脉点滴。严禁使用肌注、穴位注射及滴鼻给药法。因这些方法均难以掌握催产素实际进入体内剂量,且有短时间内催产素进入危险过大造成的严重危害,如子宫破裂。3、先用5%葡萄糖液静脉点滴,调好所需要的滴速/分后,再加入所需要的催产素、摇匀。因一次性标准的静脉输液管中均有15毫升葡萄糖液不含有催产素,为节省时间,可将这部分液体放掉,再接好输液管。切勿用配制好的催产素混合液直接作静脉穿刺。避免短时间内过多催产素进入体内引起过强宫缩。4、警惕催产素过敏反应。应有抢救过敏抗休克等设施。产科DIC的诊断、处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综合征)。在临床上,DIC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和贫血。凝血与抗凝血妊娠期凝血功能变化:凝血因子除XI和XIII因子外均有增加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增加妊娠晚期纤维蛋白原比非孕期可增加50%,达4~6g/L胎盘、胎膜和羊水中还含有凝血活酶,在正常分娩时少量凝血活酶入血促凝有利于产后止血妊娠期凝血功能变化促凝物质水平降低、纤溶减少:抗凝血酶III降低、蛋白S下降40~50%纤溶酶原和尿激酶下降XI因子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下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妊娠期逐渐增加,中、晚期明显高于妊娠早期产科DIC妊娠期血液系统的特殊生理以产科并发征引起者最为常见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母婴死亡率相当高妇产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DIC发生机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在DI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它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肝功能严重障碍血液的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产科DIC的发病机制DIC的临床表现出血微血管栓塞引起脏器功能障碍循环功能——休克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出血原因凝血物质的消耗纤溶系统的激活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形成产科DIC的常见原因感染性流产过期流产、胎死宫内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休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科DIC的诊断-临床表现出血休克脏器栓塞产科DIC的诊断-分型急性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妊娠期特发性急性脂肪肝亚急性过期流产、胎死宫内慢性:一过性凝血障碍产科DIC的诊断-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100x109/L纤维蛋白原:<-二聚体::正常为13秒,延长3秒以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正常40~80ug/ml,DIC时>40~80ug/ml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可预测DIC不同阶段产科DIC的治疗识别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大出血、血液不凝、休克及栓塞去除病因阻断内、外源性促凝物质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