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语文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细节”展开教学.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细节”展开教学.doc

上传人:策划大师 2011/11/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细节”展开教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细节”展开教学
【内容提要】
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对文本细节本身的思考。细节不等于“细枝末节”,为了整体的细节才是“关键细节”。如何在整体中捕捉“关键细节”?瞻天见大,纵向联系觅关键;观海知深,横向比较辟蹊径;穿梭时空,立体交融于一隅。捕捉“关键细节”展开整组课文的学习,可以看到整体呈现出来的鲜活的、变化的教学,从而获得一种鲜明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关键细节纵向联系横向比较彰显效益
【正文】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对于教学过程来说,一堂课是由许许多多细节组成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对于文本来说,言语表达总是线性的,我们对言语的感知必然从一词一句的微观开始,浅尝辄止或生吞活剥是无法领略作品的奥妙的。
然而,细节对于教师而言,并非是一个先验的存在,文本的关键处也没有贴着标签,供你来细读深究。如果解读不当,将成为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细读,精细反被精细误。
李渔在《立主脑》一文中所说,“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此中的“散金碎玉”即是细枝末节。“细枝末节”是不重要的,而细节是重要的。细节不是小事,细节是关乎成败的大事。
且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现场的一个细节:什么是腼腆呢?老师让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回答,然后极力地夸奖他,像文中的母亲那样热情洋溢地搂着他说道:“你真是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好的一首诗出自你的手!”在雨点般降落的赞扬面前,那学生果然不好意思起来,小脸上有害羞,又有抑制不住的兴奋。老师对大家说,看,他已经用表情为“腼腆”一词作了最好的注解。
聚焦在课的一隅,毫无疑问,“腼腆”一词的教学是成功的。但对于整堂课来说,这只是局部的成功,它不可能超越它的范围,去带动整体的成功。因为“腼腆”只是“我”听到母亲夸奖后的一个举态,与文章的主旨关系不大,也很难从
“腼腆”的背后咀嚼出多少东西。这样的细节是有必要的,但它能决定整堂课的成败吗?肯定不能。
细枝末节决定不了主干,细枝末节的成功代表不了整体的成功。在没有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如果每一个细节都做全做细,做到极致,那将无限延长一节课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完成任务。可以说,离开了整体就谈不上细节的真正意义。
到底哪些细节是大事?哪些细节可以忽略?怎样的细节能够决定成败?
《闲情偶寄》中云,“文章一道,结构全体难,敷陈零段易。以其先有成局,而后修饰词华,故粗览细观,同一致也。”语文学习始终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学习。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设计,最大特点依然是整体性,追求的是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部分组成整体,整体“照亮”部分。我们教学“部分”时应不忘“整体”,即心中带着整体去教学部分;教学整体时又必须从部分入手,由部分见整体。
那么,细节的意义体现在哪里?细节的意义体现在它对系统的贡献。只有那些对“系统”有重要贡献的细节才是我们所要的“关键细节”。细节需要在整体中观照,才能确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语感论》中所说,“咬文嚼字必须顾及全篇,因为所嚼的文、字是这一篇‘整体’的一个部分而已。”单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