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pdf

格式:pdf   大小:25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pdf

上传人:yinjiong623147 2021/3/16 文件大小:2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维普资讯
第 卷第 期 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
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
张文新谷传华 鞠玉翠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济南 济南教育学院 山东
摘 要 欺负是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而又相对稳定的一种现象。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于儿童欺负
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讨论了欺负者、受欺负者及欺负/受欺负者的人格特点,并对研究的启示
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 欺负,欺负者,受欺负者,人格
分类号 .
欺负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种现象。在通常意义上,它是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
另一方重复施加的攻击行为。它与一般攻击行为的不同在于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攻击
者的未受激惹性和重复发生性】。欺负的普遍存在及其严重后果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机
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使有关欺负的研究从一般的攻击行为中分化出来,成为特殊的教
育和心理课题,而欺负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始终是欺负研究的核心问题。
欺负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现象。等人】研究指出,欺负行为与受欺负都可以在同一
个体身上相对持久地存在,因而欺负者和受欺负者都可能与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相应,个体
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对待世界的基本行为方式。儿童的人格及认知、情感倾向
在欺负行为中的作用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在欺负事件中扮演不同角
色的儿童,包括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及一般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下的人
际关系特点等方面。文章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简要述评。
欺负者的人格特征
在中小学生中,欺负者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经常或频繁地欺负他人的儿童。、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缺乏有效干预的情况下,欺负者通常长期内适应不良,欺负行
为也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其***后犯罪的概率也远远高于一般儿童。在某种意义上,
儿童欺负发生的稳定性是其较强的攻击倾向的反映,而这种较强的攻击倾向又与某种人格结
构的稳定性紧密相连。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欺负者除在身体或生理上具有某些 “优势
性”特点外,他们的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社会认知倾向也表现出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
征,这进一步影响了其同伴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模式。
等人口 旨出,欺负者应有某种程度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才能使欺负行为得以
“现实化”。事实上,虽然那些经常欺负别人的儿童智商通常低于一般儿童,但却更可能有
一 种盲 目的 “智力优越感”。显然,这种较高的自我评价与欺负者通常具有的体力优势及较
强的自尊和自信是一致的⋯ ,同时又是基于欺负者与同伴群体的社会比较之上的,因而他们
的自信常常与对他人的怀疑、低估或歧视相对应,这可能构成欺负发生的重要 “心理条件”,
收稿日期:一—
维普资讯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