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巧联妙对教案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巧联妙对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1017848967 2021/5/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巧联妙对教案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巧联妙对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
  巧联妙对
  咸安区凤凰中学:郭爱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对联的写作要求。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写对联,提高其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对联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对对联。
  四、学生分析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同时具备较强的阅读、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对联这种传统文化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和表达。根据学情的不同,可分别拟出难度系数不同的“拟写对联”、“填充对联”、“组合对联”等题型来分层教学。
  五、内容分析
  对联教学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应用性于一炉,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对这样的课程,是既喜欢,又畏惧。喜欢的是它的趣味性和应用性,怕的是对联涉及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要求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对联规律的探究上,让学生在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对联的一般规律,自然水到渠成。这节课难点我放在对联的写作上,对联写作涉及到词性等语法知识,学生积累量和理解表达能力,难度较大,所以我采用合作学****师生互动,教师点拨等形式来突破。
  六、媒体选择
  该教案采用了背景渲染、音乐伴读、板书展示、情景图片、动漫提示等多种媒体资源,以期达到直观形象,情景再现,凸现主题、启发诱导和条理清楚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每到春节,华人总要在门上贴上春联,图个吉利;每逢喜事,主人往往要在自家门上贴上喜联,渲染喜庆……对联看起整齐,听起来悦耳,读起来上口,它是汉语言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对联(出示课题)
  巧联妙对
  2、话说联史
  (配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来解说)
  谈起对联,那得从先秦说起。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符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写“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亦即最早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已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特别是明清两代,对联艺术日臻完善,当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对联专著《楹联丛书》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
  
  3、趣联妙对
  故事一:偷改小妹联
  笔底才华少笔底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胸中韬略无穷
  故事二:唯楚有才
  磨大,眼小,齿伦伦,吞粗出细
  秤直,勾弯,星朗朗,知轻识重
  4、探究规律
  ⑴学生从上面的几副对联中探究它们的共同规律,举手抢答。
  ⑵教师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并归纳出对联的要求及概念。
  提示: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横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粘贴在门上或廊柱上。
  板书:
  巧联妙对
  内字
  容数
  相相
  关等
  平词
  仄性
  相相
  谐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