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docx

格式:docx   大小:4,31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1/5/23 文件大小:4.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5.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
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形成图线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图线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长木板倾角过大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解析】 (1)实验中细绳要与长木板保持平行,A项正确;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细绳绕过滑轮拴在木块上,这样无法平衡摩擦力,B项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C项错误;平衡摩擦力后,改变木块上的砝码的质量后不需要再重新平衡摩擦力,D项正确.
(2)图线甲中F=0时,木块就有了加速度,可见是长木板倾角过大.图线乙中,有了拉力时,加
细线对小车的拉力.
(1)实验前,在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时,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应该让小车连接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B.必须让小车连接沙桶
C.纸带和沙桶都应连接
D.纸带和沙桶都不能连接
(2)现保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探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每隔4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通过实验得到多组加速度a、质量M的数据,为了方便准确地研究二者关系,一般选用纵坐标为加速度a,则横坐标为________(填“M”或“”).
【答案】A  
【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若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得到平衡,故选A.
(2)由图可知x12= cm,x23= cm,x34= cm,x45= cm,x56= cm,可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x= cm,根据Δx=aT2得,加速度a==m/s2= m/s2.
因为a与M成反比,所以作a-图线.
“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在实验操作中,将砝码盘和砝码所受的重力看成小车所受合外力.在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所加砝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得到加速度随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分析发现图线的水平轴上有明显的截距(OA不为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的a-F图线中,AB段基本是一条直线,由此得到,在小车总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2)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过大
【解析】(1)由所给a-F图线知,拉力F增大到一定值时小车才开始运动,表明小车没有被平衡摩擦力或平衡得不够.
(2)AB为一条直线,表明在细线的拉力(即砝码盘及砝码的重力)比较小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合外力成正比;BC段成曲线的原因是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了,不再满足远小于
小车的质量这一重要条件.
9.“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证拉力的大小不变
B.“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
(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了A、B、C、D、E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