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
(一)初步了解目标定向理论,理解并掌握目标定向的概念。
(二)明白目标定向分类,理解不同的目标定向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和认知方面有哪些影响。
(三)学会如何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学生形成恰当的目标定向。
(四)对目标设置理论有初步了解,理解并掌握目标设置的概念。
(五)明白恰当的目标设置所能够产生的作用。
(六)明白目标设置的原则及方法,并能够将这些原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以及运动实践当中去。
(七)对于团队的概念及特点有一个大致了解,掌握团队的概念。
(八)理解团队目标对于一个团队所起的作用。
(九)掌握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并能够结合运动团队的实际情况应用该方法。
二、教学内容框架(见下页)
何谓目标定向
何谓目标定向
运动中的目标定向
体育活动中的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
目标定向的分类
运动的目的
如何看待成功
运动道德攻击性行为
运动的快乐感
学习策略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合理的评价方式
运动中的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的作用
何谓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的原则
设置的目标要能够恰当反应学生的能力
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设置中等难度的目标而不是过于容易或高难目标
设置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紧密结合的目标
设置有反馈的目标
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
教师与学生都携手制定目标
计划阶段
团队目标设置的方法
团队目标的作用
何谓团队
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
执行阶段
检查阶段
目标确定环节
目标分解环节
目标执行环节
目标评估环节
设置团队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三、知识拓展与深化
(一)运动中的目标定向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作为一种成就动机理论,其基本的理论渊源有两个:早期的成就动机论和新近的社会认知理论。
早期成就动机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Murray(1938),lelland等人才正式开展了对于成就动机的系统研究。Lewin等人根据期待×价值理论首先提出两个独立的动机纬度,即对于成功的期待和对于失败的回避。lelland以Lewin的理论为框架,构建了最初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至少存在两种成就动机,一种围绕着躲避失败,另一种围绕着达到成功”。lelland的学生和助手,Atkinson(1964)更为明确地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或希望成功的意向,表现出趋向目标的行动;一种是害怕失败的意向,想方设法逃脱成就活动或情境,避免预料到的失败。每个人的成就行为都受到这两种动机相互制衡和消长的影响。Nicholls(1984)提出了能力知觉理论,该理论是“成就目标理论最直接的渊源”。Nicholls指出能力是了解成就动机的关键因素,能力的差异感觉和无差异感觉会影响一个人在成就情景中对任务难度的选择。能力的差异感觉就是指个体面对成就情景时,对自己能力水平形成的一种高或低的判断,有此感觉的个体在面对成就情境时会采取“自我参与”的态度。他会把追求高能力表现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完成任务只是作为表现能力的一种手段。能力的无差异感觉就是指个体面对成就情景时,将完成任务或学习作为他们行为的目标,能力只是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有此感觉的人们对于成就情景会采取“任务参与”的态度,个体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任务,而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Nicholls提出的能力知觉理论可以说是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也是目标定向理论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认知革命”,动机研究深受其影响。Bandura倡导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因素(包括认知、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三者之间因相互影响而产生了三重交互决定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将重点放在个体所具有的信念方面,主要包括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以及在成就情景中对背景因素知觉的信心。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成就动机并非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解释,人们的成就行为受到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
Dweck和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对青少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在这一研究中,刚开始给青少年一些他们能够成功解决问题的任务,然后再给这些青少年一些他们难以解决问题的任务。在孩子们遭遇失败后,研究者观察到青少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反应模式,一部分孩子展现出无助的(不适应的)反应模式,这些孩子很快就变得沮丧并对所从事的活动失去了兴趣,对于他们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并且感到非常痛苦。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变得非常随意,甚至出现反向的行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另外一部分学生,他们展现出更多的建设性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