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课标感悟.docx

格式:docx   大小:2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标感悟.docx

上传人:1651012**** 2021/6/17 文件大小:2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标感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家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届经验交流会部分资料
感悟“研读教材”
湖北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教科中心 龙汉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像一场场春雨,正焕发着它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它为正在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们提供了再次学习、改革和发展的机会。当我们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时,相信老师们一定会被那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的教材所吸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教师们,面对这一册册崭新的教材,却感到无所适从,不适应,茫然,困惑……凭着自己的老经验怎么就找不到课的感觉呢?是不是不会教了呢?当我们用心去翻阅教材时,不难发现,很多教材的内容精而少,只见相应的主题图、同学间的几句对话或教材提出的问题。就这点儿内容能上一节数学课吗?这样的数学课该怎么上?一个个硕大的问号摆在了每一个教师的面前。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教学中,几乎每天都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会产生新的困惑。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这无疑成为教师们首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了。在梳理、思考这些问题与困惑的同时,我想:“研读教材”的提出对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深化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培养年轻教师在课改中能否脱颖而出、迅速成长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专门就“研读教材”谈一些自己的思考,敬请同行指正。
对“研读教材”的认识——明确“教材”是什么?
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在大力提倡广大教师研读教材的同时,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对数学教材是什么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了这个认识后,研读教材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效度。
关于数学教材,教师们都熟悉这样一种说法:数学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的一个“范本”。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种在绝对意
义上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对学生而言,教材是学习过程中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预期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这样的教材反映了一种数学的教育理念,数学知识和方法相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同样的,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这些客观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然而,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材已改变了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它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而应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确切地说,教材应当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如果用一句简短的句子进行概括,即: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它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笔者认为:教材即“结果”。如:教材关于“数与计数”的内容,在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5页例1、例2、例3中,只有这样几句话。“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接着怎么数?”“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十一。”“读直尺上的数。”在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中,也只有“怎样数更大的数?”和“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两个问题。(如下图)

当我们站在教与学的层面,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