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卢沟桥的狮子(shī zi)卢沟桥的狮子(shī zi)
第一页,共38页。
一、教材(jiàocái)分析
《卢沟桥的狮子》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卢沟桥那数不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用词贴切,适于朗读(lǎngdú),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积累、发展学生语言的好教材。
第1页/共38页
第二页,共38页。
二、学情分析(fēnxī)
我的学生生活在农村,他们熟悉自己身边的事物,卢沟桥那是在电视、电影中见到的。但可贵(kě ɡuì)的是他们善于积累又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想象力丰富又善于表现。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2页/共38页
第三页,共38页。
三、教学(jiāo xué)目标及重难点
(1)、复习本课会认字及新词, 学习6个会写字。
(2)、了解(liǎojiě)卢沟桥的建筑特点;
(1)、能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2)、能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初步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nénglì)和想象能力(nénglì)。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2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北京有这样著名的古建筑感到自豪。
情感目标:
3
知识目标:
1
第3页/共38页
第四页,共38页。
三、教学(jiāo xué)目标及重难点
理解体会(tǐhuì)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手法进行(jìnxíng)仿写创作。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2自然段
第4页/共38页
第五页,共38页。
四、教法(jiào fǎ)、学法
学生是学习(xuéxí)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和课文的结构特点,我采用的是复习导入,直奔中心,读议结合、品读重点词句与想象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十六字诀: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学生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第5页/共38页
第六页,共38页。
五、教学(jiāo xué)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yǒuguān)卢沟桥和狮子的资料
幻灯片
投 影
词语卡
第6页/共38页
第七页,共38页。
六、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卡,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
甚至 朝着 专心 熟睡 容易
卢沟桥的狮子栩栩如生、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就像一座狮子展览馆。
通过(tōngguò)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不仅多,而且很有意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卢沟桥的狮子》。
第7页/共38页
第八页,共38页。
六、教学活动
(二)、 品读(pǐn dú)课文、启发想象,
体会“狮子真有意思”。
整体入手,师范读课文,学生(xué sheng)想想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体会(tǐhuì)“大小不一”的特点。
体会“形态各异” 的特点
1
2
3
第8页/共38页
第九页,共38页。
六、教学活动
1:整体入手,师范读课文,学生想想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1)、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听读课文。
投影出示:( )的石狮子
(预设学生答案(dá àn):栩栩如生、有意思、有大有小、样子各不相同、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不清)
( 投影出示: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
(2)、 思考:“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投影出示:大小、形状、神态)
第9页/共38页
第十页,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