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殊胜的缘起咒-word资料(精).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殊胜的缘起咒-word资料(精).doc

上传人:1259812044 2016/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殊胜的缘起咒-word资料(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殊胜不可思议的缘起咒在北传和南传佛教的文献中, 都有舍利弗、目犍连闻偈悟道, 皈依佛陀, 成为佛陀的上首二大弟子——“如来双胜”的记载。如南传律藏犍度《大品》(Mahavagga) 对此事的记述大致如下: 当僧伽已扩大到千人以上时,佛陀率领大比丘众来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 与频毗沙罗王会面,并接受了国王供养的竹林精舍。当时在王舍城有散惹夷(Sasjaya) 及其二百五十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也在其门下并且是会众之首。他们二人约定, 无论谁先得到“不死”, 即解脱或涅盘, 就应立即告诉另一个人。一天, 舍利弗遇到佛陀的大弟子、最初五比丘之一的马胜(Assaji) 尊者, 被尊者行乞时安祥、庄严的神态所吸引, 趋前请问。当得知尊者是大沙门乔答摩的弟子时, 他十分渴切地想要了解佛陀的教法, 因此请求尊者无论如何也要告诉他一些佛陀教义的心要。于是马胜尊者便对舍利弗说了一个偈颂, 这个偈颂就是后来佛教经典经常引用的“缘起偈”,又叫“法身偈”( 流行的汉译先后有几种,译句出入略有不同,以下是对照梵文和巴利文之后的重译): “诸法从因起,如来说其因; 大沙门如实,亦说彼还灭。”舍利弗听了这一偈颂后,当即证得清净无垢法眼——“一切观待因缘而生者, 亦必观待因缘而灭。”并对马胜尊者说:“如果这就是( 陀所说的)法, 那么你一定已经证得了往昔多无数劫所未曾见的一切苦的寂灭!”舍利弗回去将此偈颂转告了目犍连,目犍连也同样当即证得了清净无垢法眼。他们二人劝说其他二百五十弟子离开了散惹夷, 一同去皈依佛陀, 而散惹夷本人则拒绝接受劝告。当他们远远地向着竹林精舍走来时, 佛陀预先告诉众比丘说: “这两个正在到来的人将成为我最殊胜的弟子。”这则故事, 在诸多有关佛陀和弟子的传记中, 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因为从这里体现出佛陀时代,人们在知见抉择上的严肃不苟。这种抉择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 而决非仅靠某种权威或对权威的仰信。在知见上抉择的过程, 本身也是觉悟的过程,而觉悟不仅是知性上的,同时也是实践意义上的解脱。在印度,直到今天,人们还是用“见”(darsana) 一词来指某种理论、哲学或宗教体系以及这种体系的讲说和实践。比如称佛教为 Baudhadarsana ,即“随佛陀见”。“见”这个词源于一个梵语动词词根 drs , 意思是“看见”, 由此引申为“认知”。从这种词义的派生上恰好可以反映印度传统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那就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也就是说把对真理的探求与对人生终极关怀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正如简德拉塔· 夏尔玛() 其《印度哲学批判概论》中所说: “西方哲学,基本上是对真理作知性上的探求,因此或多或少地保持了‘哲学’一词在语源学上的含义。而印度哲学则浓厚地带有精神解脱意味, 并且总是强调对真理实证上的必需。 Darsana 既指‘观察’,又指‘观察的工具、方法’, 它意味着对真实的直接、当下和直觉的观察, 对真理的实际领悟以及达到这种觉悟的方法。”在佛教兴起以前,印度传统思想中已经出现了四种主要的体系,即婆罗门教、顺世论、耆那教和命定论。这四种不同的体系在知见上都带有寻求某种终极存在的倾向, 如婆罗门教关于“我/梵”(atman/brahman) 的同一、顺世论和命定论的“自性”(svabhava) 和耆那教的“业”(Kiriya) 等。此外还有不定论者, 以舍利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