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校本课程开发总结.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校本课程开发总结.doc

上传人:744361651 2015/1/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校本课程开发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资丘镇中心学校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观,这种观念对各门学科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的促动有着深远影响。我校的校本课程在不断的调整中日趋完善,以便能更好的展示“爱心建构民主教育,和谐促进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先行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校本课程开发组。
顾问:高正绪(县研训中心主任) 田玉成(镇文化馆馆长)
组长:田拥军
副组长:卢田鹏孟小英各小学校长
成员:校委会成员
校本课程开发组:中学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组
小学以各校委会成员为核心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组,并以资丘小学、白沙坪小学、凉水寺希望小学为中心开发组,逐渐向边远小学辐射。
(二)、研读理论,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建构包含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一种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2、我校坐落在清江之滨,风景如画,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是全国第一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加上信息网络的齐备和一批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及镇文化站长田玉成、民间艺人覃远新等我大力支持,在“爱心建构民主教育,和谐促进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软硬件的支撑。
3、校本课程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形成特色的关键,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科研意识增强的有效途径,同时还会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
(三)、权责分明,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权利与责任:
1、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并积极引导全体教师更新观念,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3、教师有权利选择课程、学生有权利选择课程和教师。
组织与制度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人士构成,负责审定校本课程的开发项目,形成开发指南和方案。
2、学校建立课程审议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关激励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原则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原则
4、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原则
5、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改进课程质量的原则
6、生成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评价
管理体制
1、学校建立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资源分析评估,课程规划与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评价以及教师校本培训工作。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月查并纳入过程绩效考核。
3、学校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业绩与结构工资、评先晋职相结合,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奖励。
评价机制
1、课程评价: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