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国统考)知识点(全).pdf

格式:pdf   大小:33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国统考)知识点(全).pdf

上传人:1542605778 2022/9/27 文件大小:3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国统考)知识点(全).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国统考)知识点(全) 】是由【154260577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国统考)知识点(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特点:教育学还没有从各学科中分化出来,多是对现象的描述和
自我经验的概括总结,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
萌芽阶段中国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立志乐道”
中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法国卢梭《爱弥尔》教育界“圣经”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独立形态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天下对阳光…”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苏联最早以马克思注意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教育学》重视智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育原则:高难度,
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过程、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
苏联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倡导发现式学****br/>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美国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较早提出系统理论学****br/>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瑞士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现象。(科学)
教育:培养人的活动。(活动)

1)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育的地方不分类别。
,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论语》)
2)墨子的教育思想
,
,
,墨子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3)老庄的教育思想:一切任其自然,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
4)《学记》的教育思想
《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昆体良著作
有《演说术原理》,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他认为教育者应当看到儿童具有无限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B.《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呗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统治国家,统治老百姓把教学放在最前面。
E.《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F.《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xuébùliè
děng”即循序渐进。学****不要超越等级。
5)朱熹的教育思想
“小学”、“大学”的论述。
“朱子读书法”
(近代资本主义的教育)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2)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大职业教育主义

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
: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

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5)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2.“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课程论指导原则是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
“福禄倍尔”
6)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B.《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苏格拉底及其问答法
1.“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助产术”或“产婆术”,这是他的精神助产术在教育学中的具体运用。
:苏格拉底讽刺
:定义
:助产术

2)柏拉图及其《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1)夸美纽斯及其《大教育论》从理论上验证了班级授课制
A.《大教育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就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B.“泛智教育”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2)卢梭及其《爱弥儿》
“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卢梭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3)裴斯泰洛奇及其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
的一切天赋力量。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
4)赫尔巴特及其《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赫尔巴特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
学体系。
,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
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教师、课堂、教材

5)洛克及其《教育漫话》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
6)杜威及其《民主主义与教育》

,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br/>
,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并以儿童中心主义
著称。
7)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代表著《人的教育》。在《人的教育》中,福禄贝尔把“统一”或上帝
的精神看做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神的本质,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他肯定人性本善,要求顺应自然进行教育。他以辩证的眼光把人的教育描述为一个分阶段的、连续不断地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8)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主要教育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他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
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9)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教育过程》(1959)、《教学论》(1966)
》、《教育过程再探》(1971)等。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学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强调得到的概念越基本,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面就越广;断言在结构主义课程前提下,任何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强调不仅要教出成绩良好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为此就要抛弃传统的复现法,代之以有利于开发智力的发现法。
10)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唯一的途径教育与生产力相结合
,《教育学》《新教育学大
纲》
,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第一个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班级管理)

1)智能教育<让学生学会学****gt;
2)终身教育(提出者:保罗)使整个教育真正贯穿于人的一生,扩大到整个社会
3)未来教育思想(人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现在预测未来)
4)开放教育思想(要求建立开放的教学系统)
5)通才教育思想
是相对与狭隘的专才教育而言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培养人的本质活动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教育不应陷于学校围墙内。
: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主要起源于社会劳动)

1、神话起源说
法国利托尔洛+英国沛西能: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2、生物起源说
1、较之神话起源说是一个大的进步,较科学化,标志着开始转变了唯心注意的观
2、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
教育的起源3、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也是不科学的
1、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4、劳动起源说
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建国后的教育:.
1)古代教育
,就出现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国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
教育。
,私学大兴,孔子“儒家私学”,墨子“显学”
,出现“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
策和选士制度

,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呗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八股文成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
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2)近代教育
,这是中国近代由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布了全国
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我国先后颁布了壬寅学制、壬子学制,有力地推动了我
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古代教育、西欧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
6)古代教育

,贵族阶级的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7)西欧中世纪教育
,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这段时期。

,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骑士教育

,是西方教育的转折时期。人文精神是这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
:国家重视教育,建立公共教育体系(国家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义务化);教育普遍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强(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法制化)。
: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学校教育
原始形态教育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产阶级
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夏朝最早出现了学校
教育目的:培养巩固和维护奴隶社会统治人才
中国教育实行“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斯巴达教育:几乎全是军事训练,目的就是培养骁
古代社会教育欧洲勇的军人和武士
雅典教育:多方面人才,目的使后代适应阶级斗争
中国:“六学二馆”“四书五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封建社会:.
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七艺”=“三科”+“四学”
欧洲
骑士教育:“马泳击打枪下吟”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目的: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现代社会教育
扩大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取
代了个别教学
社会主义社会:目的:培养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的共同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民主化;(4)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
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教育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基础性、原始性)和衍生功能(寄生性、时代性)
1)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3)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
1)政治经济(统治阶级)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最主要的标志。
2)政治经济(统治阶级)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人人参加管理,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
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简答题)
(简答题)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力):.

,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挥其扩大其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功能。

1)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制约着学校结构
5)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简答题)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保存文化的功能
——交流文化的功能
——提升文化的功能
——更新文化的功能
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3)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任何一种文化通过教育的传递它的发展更长久。
4)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价值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目标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政策。反之,教育对文化的承传;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一是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二是教育对文化的整理,三是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单选简答)
1)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2)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3)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应有速度。性别差异对教育差异具有很大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决定着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如职业结构,对教育也有重大影响。
: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单选)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简答)

(单选)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自学性教育对人有加速发展空间。
、延时的价值

E.(辨析)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或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能动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地决定人的发展。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
1)目的性明确
2)计划性强
3)专门的教师队伍
4)过滤其他环境因素,调节,控制,利用
第三节学制与义务教育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壬寅学制:1902年8月,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但被取代。
2)癸卯学制:1904年1月,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学日本民治维新。
3)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该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男女可同校
4)壬戌学制:有成“1922年学制”“六三三学制”学****美国的内容。

1)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是德国
2)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强制性,政府出钱,免收小孩学费,杂费)
3)义务教育的特征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
一起的。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
4)义务教育的意义
,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第四节教育目的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2)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有过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斯、裴斯特洛齐、罗杰斯、福禄贝尔、马斯洛以及一些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孔德、赫尔巴特、涂尔干和军国主义者等等。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其社会学(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忽视了人的价值:.
(3)文化本位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活社会所规定的教育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教育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者通过学****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4)教育目标跟教学目标是一般跟具体关系
教育目标跟培养目标是一般跟特殊关系
、经济、文化背景、教育家的影响。
(辨析)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来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辨析)
错。教育目的事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教育方针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大纲,是对教育发展的现实做的政策性规定。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并不等同。
:国家/政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优先发展是当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受教育机会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1)第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德智统一)
2)第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脑体和谐)
3)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
3)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让门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
4)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惯的教育。
第五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的一种方法:.

:是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时间活动。步骤:,研究情况。
:是通过对历史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广泛地查阅文献。
:是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的方法。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学课程
学校中指导教学工作的文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
教育计划(课程计
课程依据
划)
中心:课程设置/开设哪些课
教学大纲(课程标概念:教学材料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指导
准)教学的文件是教学计划的展开
教科书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教学中使用的
教材材料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教材不是教科书
第一节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
1)课程是指某一类学校中索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面教育内容的总和,即学生所应学****的科目
及其进程的总和
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第三,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其要求,而
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可是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单选)
1)学科中心课程论:即结构主义课程论,主张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
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2)活动中心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
值取向,以学生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和组织教学。代表人物:杜威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代表人物:金蒂斯和
布迪厄。
:儿童社会学科特征
1)儿童是影响课程发展的直接因素
2)社会是影响课程开发的根本因素
3)学科特征是影响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单选)
1)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自的学科知识为中心分
科进行。
2)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
一的课程形态。
,也成“联络课程”是指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