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想品德课“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我校思想品德教研组探索“学案”教学法已有三年。具体操作程序是:备课组编写学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集体讨论——各小组代表展示——师生质疑提高——畅谈收获结课——课后反思总结。现将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反思汇报。
关键词:学案;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16
一、“学案”教学操作程序
(一)学案的编写
第一步:通过备课组集体研讨,确立自主学习目标和设计“学案”编写思路。由于这一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坐标和学生自主学习指向。常常需要要在分析课标的基础上,反复讨论确立。我们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就是自己的需要。第二步:有一名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执笔写出学案初稿。第三步是全体学科组成员共同审阅,再次修改。同时设计出3至5道课堂检测题。
(二)课堂活动
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要求学生课前对照学案自主预习。
1、课堂前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对照“学案”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用笔把自己在课本上看到的信息勾画标识出来,重点是初步思考学案设计的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的合作小组一般为6人组成。座位安排是六桌两排并齐,相向而坐。通常用5到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形成小组对问题的意见。各小组对
“学案”上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选派一名发言人。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循环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
3、课堂展示。这一环节20分钟左右完成。各小组按照学案上的问题,由其发言人展示本组的看法,其他小组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补充、质疑。教师对学生的疑点适时给以点拨、引导。对于难点的或重点的问题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强调。总的要求是教师整节讲授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5分钟。与此同时,教师要有条理的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在黑板上书写出来。
4、课堂测试。首先让同学们广泛的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其次是完成学案上的检测题。最后教师结课。
三、学案教学的反思
我校实施“学案”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完成好学案教学的任务又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自主学习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真正的学会自己学习,克服长期以来学生让老师牵着走弊端。作为初中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关乎到能否学好眼下要学习的知识,更是一种必须拥有的能力。一个学生没有自觉的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的。根据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的反思如下:
(一)主要收获
1、
“学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明确步骤清晰,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学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由于“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上下功夫,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