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公路设计新理念.pptx

格式:pptx   大小:80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路设计新理念.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18 文件大小:8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路设计新理念.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二、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四、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五、坚持合理选用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六、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2004年9月,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提出“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内容如下:
“六个坚持,六个树立”是新时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理论核心,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仅仅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采用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和创作设计,实现“安全”、“环境优美”、“节约资源”、“质量优良”、“系统最优”。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论
(1)以人为本
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是“用户第一,行者为本”。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
以往公路设计认为“建设就是发展”,而今天把“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
在工程本身的细微之处体现对人的关爱,体现人性化服务,注重公路安全性、舒坦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为人们提供最大的出行便利。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论
(2)安全至上
安全是公路设计和建设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安全包括工程“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两方面。
“实体安全”通过精心设计施工可以保证。
“运行安全”牵扯因素多,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其中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是主要因素。提高“运行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行业的共同努力。
从设计角度,则应重点消除公路本身引起的使用安全问题,尽可能的采取“主动”预防和容错措施,必要时辅以“被动”的防护措施。
主动
被动
预防
容错
防护
改进线形设计、提供路侧净区。
设置护栏
二、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使工程顺应自然、融入自然。
(1)维持自然界“势”的延续。认识自然、生态规律,把公路建设行为限制在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许可的范围之内,避免切割自然界势的走向和延续,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2)营造公路“动”感行驶氛围。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信息功能和审美价值,设计以动态景观为主。公路自身线性的设计,结构物的形态、质地和色彩的设计,绿化的设计都应充分配合外部自然景观的变化进行设计。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就是发展,公路交通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就要进行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节约资源就是正确处理好节约资源和公路发展的关系,从长远考虑进行更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进行公路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节约资源体现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少占耕地。
第一,从规划阶段做起,通过合理规划路网、统筹利用线位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方案,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
第二,在设计上,精打细算,以满足功能为前提,精心拟定各断面细部尺寸(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护坡道、碎落台等),节约每一寸土地,不能为设计简单,生搬硬套,一坡到底。
第三,研究发挥公路用地潜力的方法和手段,从综合利用角度出发,探索和尝试对硬路肩、边坡等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节约资源也体现在保护矿产资源和腐殖土等方面。矿产资源和腐殖土都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原则上避免压覆未开采的资源富集区,把腐殖土用于绿化中。
四、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传统对质量的认识停留在“实体质量”和“功能质量”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公民纳税意思的逐渐增强,人民日益关注公路的“外观质量”和“社会质量”。
实体质量
功能质量
外观质量
社会质量
路中
路外
传统
现在
四、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外观质量不佳的原因:工艺落后、施工方法不规范、设计不精细。
提高公路外观质量的基础:理解环境、和谐环境的前提下,做好公路与环境的总体配合,展现公路景观美、线形美。
提高公路外观质量的途经:加强总体设计,和谐工程各细部的衔接。
提高公路外观质量的手段:配合环境主旨,注重细节创作,体现建筑美、艺术美。
提高公路社会质量的重要措施:提倡公众参与,增加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透明度,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支持和认可。尽量避免征地、撤迁对沿线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