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艾灸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艾灸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豆芽 2014/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艾灸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艾灸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艾灸临床应用于肾病综合征,主要取决于其活血化瘀、调节免疫防御功能、降血脂、调整血压等功用,对缩短疗程、减少复发以及改善预后等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艾灸;肾病综合征;小儿
灸法是用艾柱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熏烤,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灵枢经》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可以弥补药物与针刺之不足。《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温和,用作灸治材料,使热气内注,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肾病综合征临床以“三高一低”为特征,患儿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同时常合并其他并发症,均影响药物疗效,延长用药疗程,影响预后。艾灸外治肾病患儿,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阴阳、虚实,激发人体内在的平衡调节机制,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且操作简便、安全、廉验、无毒副作用。
1活血化瘀
《灵枢·官能》曰:“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说明灸法对气血的运行,有使其推而上之、引而下之的作用。灸法能通十二经、入三阴、温暖经络、宣通气血、化瘀散结。艾灸神阙、关元、三阴交、隐白、足三里可调整阴阳、补益脾肾、通调冲任、理气和血。现代研究发现血瘀证的病理基础是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障碍,艾灸局部穴位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故有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有利于组织修复[1]。西医学也认为肾病小儿普遍存在高凝黏血症,高凝黏血症是血瘀证的类型之一。活血化瘀法已贯穿小儿肾病治疗的始终,特别是肾炎型肾病,已成为较为常用之法。
2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
《千金方》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灸法之所以能够保健强身,是由于灸能扶阳培元。人体以阳气为本,阳气“卫外而为固”,人若阳气常盛,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强健而不易发生疾病。穴位多选用内关、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特定穴和强壮穴。大椎是督脉的代表穴之一,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点,灸之可壮全身之阳、固卫安营,因其在督脉上的特殊地位,古今常选为保健防病要穴,以其振奋通调督阳、强壮保健、抗炎免疫之功。感染是肾病患儿最常见的合并症,易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免疫功能的低下、异常及紊乱,反复的感染也是影响药物疗效的主要原因。临床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药物,通常疗程长,作用缓慢。而艾灸直接作用于机体穴位,能影响血液循环系统、提高免疫力,疗效显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2],艾灸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机能,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整体免疫能力。艾灸疗法是一种热辐射反应,其实质是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灸疗对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有双向调节作用[2],慢性炎症常伴有免疫功能的障碍,灸疗的优点就是在抗炎同时又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3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高脂血症等病名在祖国医学中没有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发病机制,该病属于“痰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