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言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研究项目,是一部兼有工具
性和知识性的书。“五四”以来,我国在小说、诗歌创作领域内取得了很大
的成绩,出版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对此,国内各大
图书馆虽有不同程度的收藏,但迄今未见一部容知识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
举证较为详备的图书目录书,以利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检索。本书编者
深知要编出这样一部大型书籍,远非几个人一时之功所能奏效,但其所以知
难而进,就是因为这是一件该做的补白性的工作。而且,许多事情也总是往
往先从少数人做起,渐渐使之丰富、完善起来。这里交出的是小说、诗歌两
卷,散文、戏剧和理论各卷的编写工作,也希望会有人做起来。
正因为这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做起来没有经验,加之所受图书资料的
限制,所以卷中所收图书是否尽当,说明文字是否充实、正确,还有待读者
进一步批评。凡此种种,我们都愿在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再做调整、修
订。有些条目在编纂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和有关图书资料,
特此说明,并向作者、编者表示感谢!我们相信,这一工作既已开头,也必
定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之逐渐圆满起来。
这两卷书的具体编撰工作,由刘勇、彭斌柏、阎延文负责。小说卷由刘
勇、彭斌柏主持,陈国栋、李志贤、王辉、辛然、韩劲松、王向晖等参加了
该卷的编写;诗歌卷由阎延文、毛梦溪主持,赵燕梅、王含晗参加了编写。
先后参与过该书讨论和部分资料搜集工作的,还有李岫、徐健副教授和周星、
杨联芬、陈利民、秦林芳、曹伟等同志。对于他们的劳绩,谨在此说明,以
志纪念。此外,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始终得到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办公室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并蒙书目文献出版社在经费不很充足的情
况下承印该书,谨在此一并致谢!
郭志刚
年月日
中(一、二卷)
长篇小说。沈从文著。年由新月书店出版。
《阿丽思中》是沈从文从事长篇艺术探索的处女作。作家在《阿
丽思中·第一卷后序》中说: “我除了存心走我一条从幻想中达到人
与美与爱的接触的路,能使我到这世界上有气力寂寞的活下来,真没有别的
什么可作了。”他又在本书《第二卷的序》里说:“我为了把文学当作一种
个人抒写,不拘于主义、时代与事物论理的东西,故在通常标准与规则外,
写成了几本书。《阿丽思中》,尤其是我走我自己道路的一件证据。”
由此可看出沈从文在这两卷长篇小说中关于人性选择的基本思路:疏政治而
亲人性,扬卑贱而抑豪绅,非都市而颂乡野。小说借用英国作家卡罗尔的童
话《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主要角色阿丽思和兔子傩喜先生在东方古国的都
会和偏僻的湘西山村的见闻,展示了各种社会心理、古风陋俗和时髦风气。
对绅士阶层重面子、崇孔孟、畏洋人的心理状态,对知识阶层以剽窃冒充创
作、在情场中勾心斗角的时髦习尚,每有嘲讽。对湘西山民淳朴直率、委命
于天、嗜赌好斗的奇风怪俗,着意作静观的展示。作家初次驾驭长篇,难免
结构松散而文笔冗芜,令人不敢恭维。不过,阿丽思由都会到湘西的行踪,
代表了作家回归乡土、探寻人性的思路。
爱情的三部曲
长篇小说。巴金著。年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作品由
《雾》、《雨》、《电》三个连续性的中篇小说组成。《雾》作于年,
年月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雨》作于年, 年月由上
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电》作于年, 年月由上海良友图
书印刷公司出版。年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将这三本书合刊,以《爱
情的三部曲》为名出版发行。三部曲中间还有一个插曲《雷》,实际是《电》
的外一章。《爱情的三部曲》是巴金早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自
己很珍爱的作品之一。巴金本人在《爱情的三部曲·总序》中说: “这三本
小书是为我自己写的”。作品显示着他自身的“灵魂的一隅”。作者强调:
“《电》不能说是以爱情做主题的,它不是一部爱情小说;它不能说是以革
命做主题的,它也不是一部革命小说。同时它又不是一部革命与恋爱的公式
小说。它既不写恋爱妨害革命,也不写恋爱帮助革命。它只描写一群青年的
性格,活动与死亡。”整个《爱情的三部曲》虽然是以周如水、吴仁民、李
佩珠等一群时代知识青年的爱情纠葛为线索的,但着重表现的却是这群青年
如何在现实斗争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摆脱爱情的缠绕,走向社会,
走向光明新生活的。小说从不同侧面真实地记叙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内心的
苦闷、斗争的艰辛,小说被人所誊为“知识青年的一面镜子”。
爱之奔流
中篇小说。欧阳山著。年由光华书局出版,署笔名“罗西”。书前
附有作于年月的《序》一篇。
《爱之奔流》是一部代表“罗西时代”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