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纪检监察机关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和处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纪检监察机关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和处理.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3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纪检监察机关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和处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纪检监察机关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和处理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以后的“第四媒体”,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2021年发生的陕西“表哥”事件、重庆“雷政富”事件等一系列涉腐舆情事件中,网民们经过舆论的力量,使得部分官员违法乱纪行为被曝光,并最终使其受到党纪政纪处理,全部凸显了网络涉腐舆情的主动推进作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汇报指出:要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做好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应对处理和引导工作。主动研判、回应网络舆情,提升应对网络涉警舆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怎样主动回应和妥善处理涉腐网络舆情成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涉腐网络舆情的特征  
  1传输快。因为互联网络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多种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信息传输速度相当快,信息传输范围广。网络交互性的特点,满足了民众的信息需求,成为群体性事件信息的关键渠道。很多涉腐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经常因某论坛的一个帖子、某网站的一个博客、一则新闻而引发网友的关注,继而上升部分网络媒体的头版头条,其发生往往含有突发性、不可预计性,以雷政富事件为例,从照片公布到各大网站关注,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  
  2关注高。因为人民群众对***现象的不满,加上纪检监察机关本身的主要性、敏感性和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等特点。造成涉腐舆情事件往往相对于通常舆情所包括的信息敏感度更高,也愈加轻易引发大众的关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涉腐网络舆情事件极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因为含有很高的关注度,经常被媒体无限的放大,事件的影响在短时间内爆发式膨胀,引发公众和舆论的剧烈评议,这也是网络传输快速的特点之一。在“表哥”事件中,新浪网上一则相关新闻所引发的网民跟帖,就多达25000余条,整个新闻点击量、发帖量当初全部高居榜首。  
  3难控制。和传统的大众传输媒体不一样,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形成快、传输广,给适时采取方法、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同时从技术手段来看,即使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和删减,但并不能确保全部的网站、论坛不出现类似的言论或内容。  
  4易偏离。在网络世界,每个网民全部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这轻易使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个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下,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部分缺乏自律意识的网民在发表言论时采取偏激的态度,进行个人情感宣泄,并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部分非理性的、偏激的言论在网络广泛传输。在对党政机关和传统媒体不信任,在叛逆心理和怀疑精神的影响下,民众轻易倒向网络媒体一边,使这种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言论很轻易得到众人的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含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官方舆论的“失语”,或政府信息得不到民众的信任,部分网民对网络所公布的信息,不去质疑其真实性,随意改编、传输,又形成新的流言,偏离事件的真相,从而形成影响巨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二、目前纪检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对部分剧烈评论,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