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组描写四季的诗: 1、《春天吟》———邵雍 2、《夏夜叹》———杜甫 3、《秋晨》———于赓虞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第二组李白的诗: 1、李白简介 2、李白的故事 3、李白诗歌赏析第三组第四组现代诗: 1、《再别康桥》———徐志摩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古代的诗、词、曲: 1、唐诗 2、宋词 3、元曲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本书总分为四组:描写四季的诗、李白的诗、现代诗、古代的诗、词、曲, 希望你们认真地阅读这本书,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从中也会体会到很多快乐! 春天吟【宋】邵雍一片春天在眼前, 眼前须识好春天。春秋冬夏能无累, 雪月风花都一连。能用真腴为事业, 岂防他物害暄妍。我生其幸何多也, 安有闲愁到耳边。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秋晨于赓虞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 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有《李太白集》。李客没有当过官,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大商人,对家里的子弟要求很严。李白是李客第 12 个儿子,从小聪慧过人,学习又十分刻苦,李客非常疼爱他,而且精心培养他。李白 5岁时,李客就指导他诵读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辞赋,并常对他说: “孩子,你要为我们李门争气,希望你将来也成为司马相如那样有成就的人。”李白把父亲的殷切期望铭记在心,立志做一个超过司马相如的文学家。李白 10 岁那年,开始动笔学习辞赋,创作非常认真,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他想到少年时在眉州象耳山读书,有一次逃学回来,经过一条小溪,见一位老大娘在溪旁磨铁杵,李白问老大娘磨它做什么,老大娘回答说: “磨成针。”李白想,我学习辞赋,只要有这个精神,超过司马相如是不会有问题的。李白按照这个意愿,勤学基础练。一天,他经过几次修改,把一篇辞赋写好了,便兴冲冲地送给父亲看。他自认为写得不错, 一定会得到父亲的夸奖。不料,父亲读了以后, 很不满意,对他说: “你这篇赋写得太差了,既无气势,又乏文采。不过你也不要灰心,应当继续努力。”李白点了点头: “一定按照父亲的要求办。”回到书房,他把那份文稿投到火炉中烧了。然后重新构思,重新创作,连续拟作了三次,没有一次感到满意,只得都付之一炬,直到第四次,才写成比较满意的两篇,即《拟别赋》、《拟恨赋》。《拟别赋》后来散失了, 《拟恨赋》还保留着,收在宋人宋敏求所编的《李太白集》中。李客没有当过官,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大商人,对家里的子弟要求很严。李白是李客第 12 个儿子,从小聪慧过人,学习又十分刻苦,李客非常疼爱他, 而且精心培养他。李白 5岁时,李客就指导他诵读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辞赋,并常对他说: “孩子,你要为我们李门争气,希望你将来也成为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