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教育综合论文 学校教学管理创新.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综合论文 学校教学管理创新.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综合论文 学校教学管理创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综合论文学校教学管理创新三题
一、关于教研创新
关注课堂教学, 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注学生的学****过程, 开展行动研究, 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 校本教研是架设在新理念、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应研究如何将新理念和科研成果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中, 研究如何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上来。
( 一) 教师应主动参与教研
传统教研的方式是教师以听为主, 被动接受, 而新课改条件下校本教研的新内涵是“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根据这→新内涵, 我校提出了“教师主动参与式教研”, 即以典型课例为线索, 以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 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 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自我领悟、自我建构的积极性, 使教师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传统的研究课的活动程序大致是“听课→评课”, 主讲者为了追求完美, 千方百计把课上得无懈可击, 其实, 研究课并非样板课。
传统的研究课活动的评课, 大家往往只谈优点, 不讲缺点, 更不研讨问题。其实, 研究课活动的生命在于研究。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我们变“评课”为“议课”, 不再将研究课活动的重心放在对主讲教师的评价上, 而将重心转移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这里所说的“问题”, 可能是大家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不一定是主讲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通过研讨,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课才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我们的研究课教研活动, 既重视有充分准备的观摩研讨, 又重视随堂昕课和日常研讨: 既重视他评、互评, 又重视自我评价( 看自己的课堂实录, 自我分析、评价、反思), 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 二〉教师应养成读书学****的****惯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员学****终身学****的学****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创建学****型组织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我校正着手制订“创建学****型学校三年规划”, 努力使教师率先踏入学****型社会, 进入终身学****的轨道。
我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十六大文件, 学****胡***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自身在重大问题面前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紧要关头从容应对的能力, 在困难挫折面前迎接挑战的能力, 在不利因素面前谋求发展创新的能力。
我校还要求全体在岗教师 2004 年能熟练操作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现代教学辅助媒体, 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2005 年在岗教师 100% 达到大学本科学历。我校将建立单位、个人共同分担的继续教育培训学****的投入机制。培训经费支出达到市区规定标准并根据学校经济效益情况和物价指数逐年增加。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进修, 学费按一定比例报销, 对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学费全额报销, 对取得研究生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或研究生学位者, 学校将予以奖励。
学校将充分发挥“读书堂”、“电子备课室”的功能, 加大订阅教育报刊和购置图书资料的力度, 加大订购多媒体课件、试题库资料、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的力度, 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意义上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再学****的需要,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环境, 促进教师学********惯的形成。
二、关于备课创新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 用课改的新理念来***与改变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意义和内涵。
那么, 面对新课程, 教师如何备课呢?
( 一)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备课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得、技能的训练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这是因为,“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 更应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 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放教学的过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下的备课, 可以用“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察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 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 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更应考虑这样的学****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总之, 在备课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想着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课堂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 回归教育的真实, 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 二〉解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