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ATONGMU 2022/10/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数学与现实生活严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识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熟悉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阅历,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简单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殊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简单被学生所承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争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这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反思评价”的循环过程中,通过相互沟通、启发,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楚。在争论、沟通中,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这种放松的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泼、最便于学生再制造的状态,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并让学生获得用已有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胜利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我们的生活效劳。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6
“乘法的初步熟悉”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其次课时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这节课上得比拟胜利,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数学与现实生活严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识的“发练****本”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熟悉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阅历,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简单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殊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简单被学生所承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争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结全课。
学生学会自评是“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进展自我评价,目的是鼓舞学生树立自信,不断进步。对于那些认为自己表现不好的学生,应确定其优点,并提出盼望。对那位本节课自评表现欠佳的学生,教师要求他课后给同学们讲讲他在儿童公园发觉的乘法问题,以弥补其在课内的损失。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制造出宽松的学****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愿望。
〖案例点评
“教学反思”中提到的优点之外,本节课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比拟充分,主要表现在:(1)给学生比拟充分的独立思索、独立解决问题或独立完成任务的时机,如每个学生都在草稿本上独立列式计算,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向同桌介绍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人人都选择一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与同伴沟通等等。
(2)学生互动中,才智的火花时有出现,如“我发觉了假如两个乘数不一样时,可以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假如两个乘数一样时,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观看详细情境,把“1+2+3=6”改写成乘法算式时,学生发觉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移多补少”把3个加数都变成2,另外一种是不用移,前后两排椅子都坐着3个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列出3×2=6或2×3=6。
(3)学生有肯定的进展。学生小结说“我学会了将一个很长的连加算式用简短的乘法来表示,真奇异。”“我知道了有些连加算式能用乘法表示,有些就不能。”这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他们才这样自信。
,也存在着与前一个案例同样的缺陷,需要改良。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7
本课教学我的优点是:
,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细心设计形式新奇、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为学生制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详细的生活情境,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激发了学生的参加意识、合作沟通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调整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兴趣,最终设计开放性的练****把数学学问生活化,到达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缺乏的地方在于:
学生对练****题的把握状况较好,正确率到达95%,但拓展练****中“1+2+3=6,3+3+3+6=15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有一半学生不会写,主要缘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敏捷、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对学生思维力量的培育。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8
一、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受把一样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会把一样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把握乘法各局部的名称和读法。
二、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时,我围围着教学目标来设计,主要分为:
1、情境引入,发觉数学现象;
2、提出数学问题,引入乘法;
3、教学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4、体会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5、学生练****反应这五局部来进展。
三、本节课的`优点在于:
教学过程总体流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练****反应状况良好。
四、本节课的缺乏之处在于:
1、在针对2+2+2+2=8这个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对乘法算式中各数所表达的意义进展讲解时所花费的时间过多,没把重心放在乘法算式各数字与问题的联系上。
2、鼓舞语言较少,以至于到后半节课,学生学****的积极性下降。
3、教学过程单一,应有些变化。
五、改良的方法:
1、通过鼓励的语言或方法,维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比方:比一比哪一组最积极举手发言,课后可以得到小红花等等。
2、在进展乘法算式讲解时,多运用儿童化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3、可以把“一共有多少人划船?”与“一共有多少人在椅子上休息?”这两道题作为学生的反应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题目来做,并请学生讲解给学生听,这样,学生更简单理解。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9
儿童乐园呈现的是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游玩的情节。情境图共分为四局部:左上局部呈现了许多小朋友在蹦蹦床上玩的情境,包含“我蹦了23下、我蹦了66下”等数学信息。左下局部呈现了坐龙船和飞天轮的情境,包含“坐龙船的由17人,坐飞机的由24人,我们一共来了50人”等数学信息。右上局部呈现了玩碰碰车的情境,包含门票每位10元、汽水5角、矿泉水2元等信息。右下局部供应了坐小火车的情境,包含时分、图形、长度单位等数学信息。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看画面,在明确根本图意的根底上,指导学生按肯定的挨次进展观看,使学生能全面地发觉图中隐含的信息,了解按肯定挨次观看事物的方法,并为下面按学问板块整理学问做好预备。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发觉并提出数学问题。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0
《儿童乐园》这一课是乘法局部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乘法口诀的根底,也对今后学****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上好这节课,在备课过程中我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气氛,使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终猎取胜利。我把探究新知做为本节课的中心环节。
分三个层次进展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用小棒创作出漂亮的作品,其次个层次是让学生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摆出自己画的图形需要预备多少根小棒;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观看加法算式,绽开想像:“假如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根底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假如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教师依据学生的展现汇报状况,适时地引出乘法。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简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受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学问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承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索、探究和创新中得到新发觉,获得新学问,感受胜利体验的过程。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1
《儿童乐园》这节内容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经受把一样加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难点是依据一样加数连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乘数表示的意思。
依据学生的二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奇怪的心理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课前渗透
我以出示2袋玩具小熊(每袋有两只小熊),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再出示4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列完后并说说是几个几连加,最终出示10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多个一样加数连加列加法算式比拟麻烦。
二、新知学****br/>1、情境导入
2、让学生说说在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3、提出数学问题
4、抽出问题,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①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应当怎样列算式?
师依据学生所说进展板书:2+2+2+2=8(人)
②师出示课件:6架小飞机一共能到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学生体会到加法算式越来越长,由此引入乘法。
5、以4个2连加的加法算式为例来学****熟悉乘法及乘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6、说说乘法算式中的乘数2表示什么?4是哪来的?
7、稳固解决:6架飞机一共坐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应该怎样列乘法算式?
8、当堂练****br/>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几处值得反思:
1、“课前渗透”这个环节可以删除,应当直奔主题,以免“多个一样加数连加写起来比拟麻烦”的体验重复。
2、在教学将一样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没有突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怎么来的,应当如何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及每个乘数表示的意思”这一难点。如:2+2+2+2=8,改写成乘法算式:2×4=8,第一个乘数确定的是加法算式中的一样加数2,另一个乘数是一样加数2的个数4,并附以明确的板书,学生才理解深刻。
3、在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后,教师尽量不要重得学生的答复。以后应留意避开这些问题的消失。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12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熟悉。有二个学问点:一是初步熟悉一样加数及一样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根底。教学难点是识别一样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乘法的初步熟悉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头,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状况下,我从生活阅历动身,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从学生宠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头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忱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当进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固然也存在以下几个缺乏:学生的观看不够认真,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有个别学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