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底基层级配碎石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底基层级配碎石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fxl8 2014/4/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底基层级配碎石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乌兰察布市综合物流产业园区运煤专线公路工程三标段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乌兰察布市综合物流产业园区运煤专线第二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根据交通部标准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底基层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在建管办、驻地办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合同段于年月日,在K108+700~K108+900路段进行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铺筑。现将试验路段铺筑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试验路段的目的
(1)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理的集料级配。
(2)确定混合料的均匀性。
(3)确定混合料含水量控制方法。
(4)确定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
(5)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遍数等。
(6)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8)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9)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
(1)碎石
石料主要采用本地石料场,底基层用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
水:在拌合站打机井取水,该地区为山区深处,水质干净、清澈、无污染。
(2)材料标准试验及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
取工地集料厂实际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筛分,用图解法求得目标配合比,%,。
(3)铺筑前对下承层重新整修、碾压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在铺筑前已经对下承层进行了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检查,对下承层进行了复压。
(4)施工测量放样
在已验收合格拟摊铺的试验路段两侧进行中线、边桩恢复,直线段每10米设一个中桩,平曲线每5米设一个中桩,并进行高程测量。,(钢丝平行于设计高程)作为底基层摊铺的高程、横坡、厚度控制基准线。基准线的张紧力大于800N,基准线立柱与基准线之间连接牢固,以免发生上下或左右松动现象,在纵向两条基准线的中间架设铝合金导梁,作为两台联合作业摊铺机的高程基准面。
(5)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
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表
投入的试验、技术、质检人员表
序号
姓名
本标段所担任职务
备注
1
陈智
项目副经理
2
刘鹏飞
工程科长
3
胡志勋
试验室主任
4
徐娟
试验员
5
郝永峰
试验员
6
韩旭栋
测量工程师
7
何涛
质检工程师
8
李军伟
技术员
9
张蒙
技术员
(6)生产配合比的标定过程及试验结果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位于K108+700~K108+900,设计厚度为20cm,下承层是砂砾垫层。首先取用现场连续级配的材料通过筛分、击实、试铺、,,%。
三、施工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图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准备下承层

原材料试验

施工放样

原材料进场检验及堆放
运输摊铺
整平碾压
质量自检、报检
提交试验段施工总结

(2)施工工艺
1、原材料进场必须经过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才能运输到施工现场堆放;原材料试验及配合比试验工作,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用于试验的各种仪器、拌合设备必须校核并具有相应的合格证书,以保证试验结果真实、准确、可靠,并按合同要求报批。
2、施工及管理人员:项目部生产副经理负责摊铺现场指挥、协调,工程科长负责拟定施工技术方案、现场质量管理,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检测工作。摊铺现场设试验人员2人,负责检测压实度、含水量等;设技术人员4人,负责施工放样,厚度、宽度、平整度检测、松铺系数测定及施工现场压实顺序、压实遍数的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纠正。摊铺现场设工人10人,负责摊铺混合料及整形、补充洒水等。
3、准备下承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前用YZ-20重型压路机对下承层进行碾压,经检测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
认真检查下承层的各项技术指标,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清除下承层内的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在摊铺前要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
4、施工放样:在拟铺筑路段两侧每10米设控制桩挂线,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准确放样,控制其平面位置、高程、横坡、平整度等。
5、在开始拌和前,应检查场内各档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集料含水量的总和宜比最佳含水量高1%左右。随时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在拌合后应定时分次对拌合料按规定取样,检查混合料级配和水泥剂量。
拌和楼应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