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doc

上传人:3321568027 2020/12/27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应当符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其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相适应,设置相应的诊疗科目,具有相应的技术条件、配套设施,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有关卫生、环保、及安全防护要求,医疗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健全。具体标准如下:
一、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
(一)设备分型
(指PET配装64排128层及以上CT)。
(指PET、PET配装64排64层CT)。
(二)配置标准

(1)综合性医院
①医院规模水平:配置临床研究型PET/CT应配置在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床位数1300张以上,年门、急诊量100万以上,;设置核医学科、肿瘤科、影像科、心脏科、神经科和放疗科等相关科室,相关专科至少有1个为省部级及以上重点专科,床位设置总和不少于300张。临床实用型PET/CT(PET)应配置在三级医院,医院床位数800张以上,年门、急诊量60万以上,年出院病人数8000
以上;设置核医学科、肿瘤科、影像科、心脏科、神经科和放疗科等相关科室,相关专科床位设置总和不少于200张。
②科研能力:配置临床实用型PET/CT(PET)要求医院相关科室近3年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科研课题。配置临床研究型PET/CT要求医院相关学科近3年来获得省部级二等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科研课题不少于2项。
③核医学科:核医学科(组)成立时间3年以上,至少有2名取得核医学影像上岗资质并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和2名取得核医学影像上岗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至少有3年SPECT显像工作经验,近3年SPECT显像年平均工作量不少于1500例。配置临床研究型还要求至少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有II类以上《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配备医用回旋加速器必须具有III类以上《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
④影像科:至少有5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其中至少2名具有5年以上影像专业工作经验,至少1人有3年以上核医学影像工作经验。至少有5名取得CT上岗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1人有3年以上核医学上岗工作经验。配置临床研究型还要求至少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
⑤放射性药物供给有保障。
⑥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设备配置资金来源有保障且符合有关政策规定。
(2)专科医院
①医院规模水平:肿瘤、心血管、神经专科医院或以肿瘤、心血管、神经专科为支柱的医院。临床研究型PET/CT应配置在三级甲等医院,专科医院要求床位数800张以上,年门、急诊量70万以上,以肿瘤、心血管、神经专科为支柱的医院专科床位不少于500张。临床实用型PET/CT(PET)应配置在三级医院,专科医院要求床位数500张以上,年门、急诊量50万以上;以肿瘤、心血管、神经专科为支柱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床位数300张以上。
②科研能力:同综合性医院要求。
③核医学科:同综合性医院要求。
④影像科:至少3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其中至少2名具有5年以上影像专业工作经验。至少3名取得CT上岗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临床研究型还要求至少有1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至少2人有3年以上核医学实际工作经验。
⑤放射性药物供给有保障。
⑥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资金来源有保障且符合有关政策规定。

(1)综合性医院床位数500张以上,年门、急诊量50万以上;专科医院床位数300张以上,年门、急诊量30万以上。
(2)设置核医学科、肿瘤科、影像科、心脏科、神经科和放疗科等相关科室,专科床位数总和不少于200张。相关专科至少有2名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医师。
(3)核医学科人员、设备配备齐全。至少有2名取得核医学影像上岗资质并从事专业工作5年以上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和2名取得核医学影像上岗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有3年以上SPECT显像工作经验,近3年SPECT显像年平均工作量不少于1000例。有II类以上《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配备医用回旋加速器必须具有III类以上《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
(4)影像科人员、设备配备齐全。至少2名具有5年以上影像工作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师。至少5名取得CT上岗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至少1人有3年以上核医学实际工作经验。
(5)放射性药物供给有保障。
非公立医疗机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