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一 实验基本知识及溶液的配制
第1页,本讲稿共18页
实验目的
了解生化实验室的实验操作规则;
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第2页,本讲稿共18页
一   生化实验室规则
1.  每个同学都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基酸,蛋白质,核苷酸等)时,如果溶解性不好,可以用稀酸或稀碱促进溶解,但pH应在被要求的范围内。
加热可以促进溶解,但注意应该在配制的范围内。
第6页,本讲稿共18页
(四)定容
1 固体:先于小烧杯中加少量溶剂溶解,不溶时可稍加热(前提是溶质耐热),冷却后移到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或用小漏斗,将小烧杯多洗几次。用溶剂加入到将容量瓶2/3时,将容量瓶水平方向摇动几周(勿倒置),使溶液大体混匀。在慢慢加溶剂到标线1cm左右,等1-2分钟,然后用滴官伸入瓶颈接近液面处,眼睛平视标线,加溶剂至液体凹与标线相切,盖瓶塞倒转,使气泡升到顶,将瓶震荡数次,再倒置,重复操作10次以上,才能混合均匀
2 液体稀释: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再按上法进行。如果稀释时产生热量,可先于小烧杯中加少量溶剂溶解,冷却后移到容量瓶中,再按上法进行。
第7页,本讲稿共18页
(五)装瓶
用容量瓶定容后, 装入试剂瓶,帖上标签。
标签应注明以下内容:药品浓度,名称,配 制人 和日期等。
第8页,本讲稿共18页
三 缓冲溶液的配制
1 概念:
由一定物质组成的溶液,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时,其氢离子浓度改变甚微或基本不变,此种溶液称为缓冲溶液;这种作用称为缓冲作用;其溶液内所含物质称为缓冲剂,调节缓冲剂的比例可以配置成各种pH的缓冲液。
缓冲剂的组成,多为弱酸及这种弱酸与强碱所组成的盐,或弱碱及这种弱碱与强酸所组成的盐。调节二者的比例可以配制成各种pH的缓冲液。
第9页,本讲稿共18页
例如:某一缓冲液由弱酸(HA)及其盐(BA)所组成,它的解离方程式如下:
HA ≒ H﹢ ﹢ A﹣
BA ≒ B﹢ ﹢ A﹣
若向缓冲液中加入碱(NaOH), 则
HA ﹢ NaOH → NaA + H2O
弱酸盐
若向缓冲液中加入酸(HCl),则
BA ﹢ HCl → BCl ﹢HA
弱酸
由此可见,向缓冲液中加酸或碱,主要的变化就是溶液内弱酸(HA)的增加或减少。由于弱酸(HA)的解离度很小,所以它的增加或减少对溶液内氢离子浓度改变不大,因而起到缓冲作用。
第10页,本讲稿共18页
实例: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原理:加入盐酸溶液,其缓冲作用:
NaH2PO4 + Na2HPO4 + HCl → 2 NaH2PO4 + NaCl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缓冲作用:
NaH2PO4 + Na2HPO4 + NaOH →2 Na2HPO4 + H2O
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溶液
缓冲剂: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
第11页,本讲稿共18页
2 配制100 ml mol/l Na2HPO4溶液,100 ml mol/l NaH2PO4溶液和100 ml mol/l Na2HPO4- NaH2PO4缓冲液:
(1) 计算
NaH2PO4·2H2O: ××= (g)
Na2HPO4·12H2O: ××= (g)
(2) mol/l mol/lNaH2PO4各100ml,定容于容量瓶之后。注意:在容量瓶上帖标签。
(3) mol/l mol/lNaH2PO4溶液,混合后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标签应注明以下内容:pH值,药品浓度,名称,配制人和日期等。
(4)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mol/l)的检验:
取一滴所配置的缓冲溶液于精密pH试纸上,检测其pH值。
第12页,本讲稿共18页
小组一(A):
10%NaOH溶液 500ml;(戴手套)
1%CuSO4溶液 100ml
% 甘氨酸溶液 250ml
1mol/l 醋酸